01 | 【再生醫學】公司以再生醫學為基礎,拓展生命健康相關領域,嫁接全球高端技術資源,持續在生物材料、細胞幹細胞、藥業、以及先進醫療技術、產品業務領域布局,核心業務將形成“3+1”格局,即生物材料、細胞治療、藥業三大業務板塊和一個孵化平台。公司已搭建動物源性醫用生物材料技術平台,正在搭建細胞治療技術平台。生物材料板塊,公司主要產品: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胸普外科修補膜、無菌生物護創膜、艾瑞歐乳房補片、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等。公司細胞治療業務目前涉足自體軟骨組織細胞移植技術(簡稱“ACI”)、免疫細胞存儲技術,目前正在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研發領域持續布局。藥業板塊,公司持有北京文豐5%的股權,該公司持有1.1類新藥苯烯莫德大中華區的知識產權,該藥物為全球首創,可以用於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
02 | 【控股北京文豐和中昊藥業】2017年8月,公司以自有資金1600萬元收購了公司控股股東廣東知光持有的北京文豐5%股權,並同時對中昊藥業進行同股權比例投資。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6600.00萬元收購廣東知光分別持有的北京文豐和中昊藥業53.35%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北京文豐和中昊藥業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廣東知光將不持有北京文豐和中昊藥業的股權。北京文豐目前的主要研發產品為具有自主創新研究成果,用於治療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分子化學藥-苯烯莫德,該藥屬於淋巴細胞激酶抑制劑類。中昊藥業的主營業務為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負責苯烯莫德獲得產品批准證書後,苯烯莫德藥品的生產與銷售工作。 |
03 | 【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增持股份】 2017年6月,公司控股股東廣東知光或實際控制人朱衛平先生及一致行動人徐國風先生擬增持不低於3%公司股份。截至公告發布之日,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朱衛平先生及一致行動人徐國風先生合計持有本公司股票58,173,62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1.94%。 |
04 | 【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2017年2月,公司擬實施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參加人員總人數不超過80人,籌集資金總額上限為10000萬元,公司員工的自籌資金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以2017年2月23日收盤價測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信托計劃所能購買的標的股票數量不超過64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現有股本總額的2.44%。 |
05 | 【定增收購惠迪森涉足藥業】2016年12月,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2016年10月,公司擬定增不超過7000萬股,募資不超過18.5億元,用於收購浙江惠迪森100%股權。惠迪森主營業務為抗生素類、肝病輔助類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拉氧頭孢鈉產品。惠迪森是全國兩家具備拉氧頭孢鈉制劑生產批准文號的公司之一,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收購完成後,上市公司業務拓展至藥業領域,協助公司在藥業領域布局,促進公司的外延式發展;同時,有利於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公司利潤水平。 |
06 | 【眼科領域】2016年9月,公司完成按39.41元/股定增761.23萬股+現金3億元,購買珠海祥樂全部股權(作價6億元)。同時,公司完成以39.41元/股發行1141.84萬股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5億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3億元)、本次交易相關費用(2000萬元)以及區域細胞業務運營平台項目(1.3億元,投資回收期6.6年,內部收益率20%)。珠海祥樂的主營業務為人工晶體的進口和銷售,是美國愛銳人工晶體產品的中國獨家代理,獨家代理權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珠海祥樂2012年-2014年人工晶體銷售量分別約為18萬枚、19萬枚和24萬枚,約佔同期全國白內障手術量的16%、16%和16%;另外,珠海祥樂計劃於2016年開始代理銷售蔡司旗下的Lucia系列人工晶體。交易對方承諾珠海祥樂2016年度和2017年度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200萬元、6760萬元。 |
07 | 【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2006年6月上市以來,公司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局面,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市場佔有率迅速提升,成為國內腦膜市場的第一品牌。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統計,2009年該產品銷售收入約佔整個硬腦膜市場消費額的40%,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目前累計實際使用量已超過10萬片,已取代進口的美、歐同類產品成為國內第一品牌。產品已在全國700余家醫院內臨床使用,主要用戶集中在三級甲等醫院。 |
08 | 【生命健康科技園】2015年2月,廣州產業基金3600萬元增資原公司全資子公司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園,獲其29.75%股份;公司仍為其控股股東。廣州產業基金是廣州市政府專門成立的產業投融資平台,負責或參與廣州市多項基金的管理;此次合作為科技園投融資平台的建設提供多方位資源。2015年2月,科技園負責運營的冠昊生命與健康產業園被認定為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並獲得授牌及相關補助。公司擬將該產業園建設為高度專業化的生命與健康產業孵化器,加速公司研發項目孵化,吸引優秀項目入駐並予以孵化,公司對入孵企業有優先入股、收購權。 |
09 | 【明興生物】2015年4月,公司約3000萬元收購並增資獲明興生物80%股權,加碼人源細胞軟骨修復領域。明興生物擁有組織工程軟骨的銷售渠道和銷售團隊,已與10家醫院進行合作,正申請與多家醫院開展合作。公司開展的軟骨損傷細胞治療項目可應用於二家臨床醫院,本次收購可加強公司ACI技術臨床應用的推廣能力。 |
10 | 【員工持股計劃】2015年11月,員工持股計劃完成購買352.24萬股公司股份,參加人員總人數不超過60,籌資總額上限8000萬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4000萬元,控股股東借款與員工自籌部分金額相同。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後委托中信建投管理,全額認購中信建投-冠昊生物-財富集合資管計劃(上限1.6億元)中的次級份額。 |
11 | 【獲幹細胞技術授權】2014年12月,公司子公司北昊公司獲北京宏冠授權,在大中華(含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區域內對其擁有的小分子誘導多潛能性幹細胞等技術享有單獨、排他性的使用權。北京宏冠專注於細胞與幹細胞技術開發、咨詢等,目前擁有鄧宏魁教授團隊的一種通過化學小分子誘導多潛能性幹細胞的相關技術專利,其成果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並申請了相關專利。鄧宏魁團隊2013年首次用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為未來細胞治療及人造器官提供了新的細胞來源。合同的技術授權費為零元;北昊公司未來五年內向北京宏冠提供不低於2000萬元資金,用於支持北京宏冠構建全球領先的細胞與幹細胞研究的專利池。本次合作後,北昊公司將加快技術成果的臨床應用研究,搭建全球領先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和產業化轉化平台。 |
12 | 【幹細胞治療ACI技術】2014年3月,公司已完成ACI技術的產業化准備工作;公司協助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佛山市中醫院申報的“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技術審核”獲批,經登記後醫療機構將可臨床應用該技術。ACI技術是澳大利亞Orthocell的新一代自體細胞關節軟骨修復技術,已獲澳大利亞TGA認可,並成功應用到臨床上。截至2014年9月底,公司已完成6例ACI手術,回訪資料間接證實使用公司ACI技術的軟骨細胞增殖與成熟明顯較快,手術效果達到或好於預期。膝關節軟骨缺損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損傷是關節透明軟骨。由於透明軟骨自身修復能力極其微弱,損傷會逐漸擴大,造成行走困難,最終必須進行關節置換手術。截止2015年三季度末,公司已經通過人源組織工程化再生軟骨移植治療技術完成24例患者的移植手術,通過原位組織再生技術完成16例患者的臨床治療,合計通過組織工程技術完成40例患者的治療。目前,組織工程治療技術已與14家醫院進行臨床合作,原位組織再生技術已與6家醫院進行臨床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