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主營亮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減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主要從事風電葉片、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鋰電池隔膜、高壓復合氣瓶、過濾材料及其他復合材料制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
02 | 【中材鋰膜】鋰電池隔膜產業受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驅動,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公司鋰電池隔膜產品產能逐步釋放,產品通過了國內多家知名電池廠商的認證。2016年,公司投資設立中材鋰膜,將鋰電池隔膜產業作為公司第三大主導產業培育,投資9.9億元建設“2.4億平米鋰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為今後產業快速做大做強夯實基礎。 |
03 | 【中材葉片】控股子公司子公司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41億元,主營風電葉片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15年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淨利潤50083.8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99%。風電行業經歷了2015年的搶裝潮,逐漸回歸理性,在風電新增裝機總量有所下降的情況下,中材葉片調整產品結構及產能布局,加強新產品開發及市場開拓,實現淨利潤29,369.02萬元,繼續穩居葉片行業的龍頭地位。公司未來將加快海外和海上風電布局,加強競爭優勢,保持和提升市場佔有率,鞏固行業地位。 |
04 | 【38.5億元重組泰山玻纖】2016年5月,完成14.33元/股向中材股份合計發行2.69億股購買泰山玻纖100%股權,同時,14.33元/股定增13809.11萬股,配套募資19.79億元,用於泰山玻纖“年產2×10萬噸無鹼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項目。根據評估,泰山玻纖評估值38.5億元,2015年至2018年,泰山玻纖在補償期內預測淨利潤分別為26828.95萬元、22237.84萬元、31042.71萬元和46248.54萬元。2016年報告期內,玻纖行業整體景氣度較高。泰山玻纖加速生產線產能升級,募集資金投資建設的新池窯生產線建成投產,大幅提升產能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加強新產品開發,不斷研發附加值高的高性能玻纖,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保持競爭優勢。泰山玻纖實現淨利潤44,956.04萬元,各項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 |
05 | 【產業發展優勢】公司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減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堅持集中優勢資源發展主導產業。“十三五”期間公司著力打造主導產業和創新孵化產業兩大業務平台。隨著公司與泰山玻纖重大資產重組的完成,公司形成以中材葉片(全國第一)為代表的復合材料制品、以泰山玻纖(全國第二)為代表的玻璃纖維及玻纖制品兩大支柱型產業,實現玻纖及復合材料領域價值鏈的整合;重點投資鋰電池隔膜產業,快速做大做強;同時創新機制,培育、孵化科研院所儲備及開發的科研技術成果。未來在支柱產業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鋰電池隔膜等重點培育產業將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的投資價值。 |
06 | 【技術創新優勢】公司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首批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兩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博士後工作站,形成了穩定高效的研發平台,擁有一支國內優秀的新材料研發人才隊伍。同時公司還是玻璃纖維、纖維增強塑料、絕熱材料三個國家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單位,在行業中具有較為突出的技術創新優勢。公司是國內特種纖維復合材料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工程化-產業化技術鏈條最完善、產業競爭力最強的公司,與國內多個國家級研發機構保持長期合作。2006年至今,公司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獎勵146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工程設計和咨詢類獎勵95項。 |
07 | 【戰略合作優勢】公司風電葉片、玻璃纖維、鋰電池隔膜、高壓復合氣瓶等產業均與市場戰略大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產品、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面協同創新、優勢互補,共同合作佔領行業制高點。公司積極開展同高校、協會的產學研合作,2017年上半年同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泰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新材料產業創新孵化服務平台,推動產業上下遊緊密合作,戰略協同,促進產業規模化和智能化集約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強同地方政府升級合作,以共建產業園區等方式協助地方政府開展招商引資、創新孵化、科研轉化、管理咨詢等服務,同時為入園企業提供項目咨詢、項目設計、產品質量檢測、性能評價、標准論證、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開發、人員培訓、情報信息等服務,實現了運營服務模式的創新升級。通過戰略合作,公司具有更強的資源調配能力、技術轉化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促進公司產業、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在市場上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
08 | 【品牌形象優勢】公司堅持以“打造主導產業、推進機制創新、強化運營管理、塑造知名品牌”為指導思想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質優價廉的產品與服務在行業中始終享有較高的商譽和知名度。近年來,公司的風電葉片、玻璃纖維制品、高壓復合氣瓶以及膜材料產業緊跟行業發展步伐,產業規模、產品質量和產品產銷量名列前茅,在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等領域樹立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品牌地位。另外,公司推行以市場為導向的運營模式,深入了解客戶需求,著力豐富產品系列,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完善售後服務體系,建立客戶滿意度評價機制;健全國際國內市場體系,產品行銷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的品牌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並形成了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
09 | 【鋰電池隔膜生產線】2017年1月,公司擬對“年產2億平米鋰電池隔膜生產線建設項目”的3、4線建設方案進行變更。原方案:3、4線單線產能4000萬平米生產線,擬採購日本核心設備。變更後方案:3、4線單線產能6000萬平米生產線,擬與大橡塑及某國際知名公司採用BT方式合作。變更後項目合計產能為2.4億平米(含4000萬平米塗覆膜)。變更的主要原因:國內鋰膜市場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中材鋰膜需盡快擴大產能,搶佔市場先機;日本生產設備預計2018年下半年才能交付,將使中材鋰膜失去最佳戰略時機;使用大橡塑生產線,預計於2018年一季度建成投產,有利於產能快速投放,產品盡早切入市場。2016年3月,公司成立了獨立運營的中材鋰膜公司,投資9.3億元建設“2億平米鋰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將建設四條鋰電池隔膜生產線,同時配套建設4條陶瓷塗覆生產線,產能4000萬平米;項目總投資收益率22.45%。項目的建設將有利於打破國內高端鋰膜市場被國外壟斷局面,實現進口替代。 |
10 | 【粉料加工項目】2016年7月,公司全資子公司泰山玻纖擬投資19669.41萬元,建設“粉料加工項目”,新項目建成後,原葉臘石粉廠將關停。該項目將建設一條年產42.8萬噸粉料加工生產線(葉臘石微粉40萬噸,高嶺土微粉2.8萬噸),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於2016年8月啟動建設,2017年5月建成;二期、三期等後續工程隨著老廠區的搬遷進度來安排,計劃二期工程於2017年三季度開工,2018年二季度投產;三期工程計劃2018年底開工,2019年三季度建成。項目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4746.1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4543.17萬元,總投資收益率24.22%,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
11 | 【PM2.5膜材料】控股股東公司網站披露,公司子公司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開發的“高效過濾工業粉塵用復合針刺氈覆膜濾料”是在普通濾料上覆一層網狀結構多微孔薄膜,大部分粉塵被截留在薄膜表面外,起到了“一次粉塵層”的作用,可過濾PM2.5的細微顆粒,濾後粉塵排放理論值接近於“零”,被認為是一次裡程碑式的科技進步。覆膜濾料的制備技術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公司壟斷,膜材料公司通過科技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率先打破國外壟斷。專家組一致鑒定該項目產品綜合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膜材料公司總經理宋尚軍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覆膜濾料可以對PM2.5粒子過濾效果出口排放濃度實現趨零排放。公司2013年獲得兩PM2.5相關專利,分別為:一種淨化PM2.5口罩專用覆膜無紡布、一種淨化PM2.5口罩用可更換覆膜濾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