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7日 13:0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90%,成分股康耐特光学上涨5.25%,药明康德上涨4.98%,药明合联上涨4.89%,晶泰控股上涨3.94%,恒瑞医药上涨3.32%。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0.91%,最新价报0.6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4日,恒生医疗ETF近半年累计上涨35.6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3.46%,成交9.31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4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日均成交17.12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27日 13:07,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涨0.30%,成分股君实生物上涨3.83%,荣昌生物上涨3.73%,恒瑞医药上涨3.32%,映恩生物-B上涨3.11%,四环医药上涨2.11%。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0.44%,最新价报0.9元。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2.59%,成交6296.43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4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年日均成交1.22亿元。
消息面上,诺华制药同意以每股72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溢价率达46%,交易估值达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在10月26日上午的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曾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表示,2025年,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正式启动,该专项与上一轮新药专项接续,拟在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国投证券指出,公司聚焦CRDMO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生产效率,推动业绩高增长。小分子D&M管线快速扩张,商业化及临床III期项目合计新增15个,TIDE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1%,在手订单稳健增长,泰兴多肽产能提前建成,为后续放量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组织)等上游细分领域有望延续上半年业绩向好趋势,继续表现亮眼;中药、医疗器械、原料药、药店等板块部分个股也有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同时,伴随近期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的数据披露以及BD(商务拓展)交易的持续落地,相关创新主线值得继续看好。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68.19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2周份额增长2.83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03亿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三生制药、药明康德、翰森制药,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1%。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94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份额达5.5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5%。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