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0日 13:24,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上涨0.01%,成分股南网科技上涨4.02%,华润微上涨3.60%,中国卫星上涨2.72%,中国西电上涨2.31%,平高电气上涨2.02%。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13%,最新价报1.5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月累计上涨0.97%,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流动性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盘中换手0.12%,成交419.00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7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日均成交2035.59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据报道,10月1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传来好消息——千帆星座第六批“一箭18星”成功入轨,18颗卫星稳稳进入预定轨道。至此,千帆星座在轨卫星突破108颗,通信覆盖能力再上台阶。
此外,10月19日,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也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次飞行。
中信建投指出,2025年7月底以来,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从01-05组星的一到两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的3-5天发射间隔,组网速度明显加快,或表明我国卫星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组网期。此外,千帆星座的发射招标也已经启动,海南商发的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大型民营液体火箭也将陆续首飞,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机构表示,近期我国航天领域频繁传来震撼消息,商业航天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2025年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爆发元年。目前长征系列多型号火箭滚动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组网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规模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最新规模达34.95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4。
份额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周份额增长4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4。
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其在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较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船舶、海康威视、国电南瑞、长安汽车、宝钢股份、中国铝业、中国中车、中国联通、中国建筑、长江电力,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6.04%。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