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公布,经季节调整後,标普全球10月香港特区采购经理指数(PMI)由9月的49.6降至48.9,目前已连续四个月低於50持平点,反映私营经济景气再度转差,但整体仍算温和。
踏入第四季,私营企业连续四个月缩减经济活动,减产幅度更是一年以来最大,整体尚算温各。综观不同行业数据,当中以制造业的跌幅最为明显。经营活动萎缩,主因在於企业新增的订单量持续减少,尤其是来自内地的订单跌幅按月扩大,幸而整体外贸订单量已回稳。调查资料透露,内、外部经济走弱,加上市场竞争愈趋激烈,因此影响香港企业的订单表现。
随着新订单与产量紧缩,业者於是减少采购,相关跌幅创去年4月以来最急,并导致库存水平由升转降,反映私营企业在需求减弱私情形下,努力地去化额外库存。
由於产能大致稳定,私营企业暂不填补雇员的离职空缺,因此10月的就业水平轻微下降。展望未来12个月的经营前景,受访业者显然忧虑经济的不确定风险升温,加上业务竞争力不足,因此悲观情绪更加强烈。
此外,供应商表现自5月以来首次改善,主要受惠於需求端压力纾缓而已。产出价格的上升速度创四个月以来最慢,与整体投入成本通胀形成对比。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 Pan表示,PMI数据显示,香港私营经济第四季初的营商环境持续转差。新订单跌幅虽然收窄,但私营企业的悲观情绪反而加深,显示多个具前瞻性的分项数据发出混合的讯号。当中以私营企业利润受压尤其值得关注。整体投入成本通胀於踏入第四季之际,进一步超越产出价格升幅,该现象有可能造成投资和就业削减,恐对年底的业绩增长难以乐观。市场需求必须在未来数月好转,才能重续企业的产出增长和经营信心。(jl/d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