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半年受俄烏衝突、全球通脹升溫及內地新冠疫情等困擾,美聯儲局在三度加息及6月起「縮表」亦影響港股表現,油價上半年在俄烏衝突及其後制裁下急漲(布蘭特油價由去年年底每桶79.32美元,於今年以來累漲逾46%至每桶逾116美元),中海油(00883.HK) +0.240 (+2.459%) 沽空 $6.50百萬; 比率 0.824% 半年累升51.2%,為半年藍籌升幅王。中海外(00688.HK) -0.080 (-0.401%) 沽空 $3.54千萬; 比率 7.218% 及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 +1.400 (+0.531%) 沽空 $2.91千萬; 比率 16.358% 受惠國策預期及航運價格高企,各累升34.3%及25.6%,列第二及第三大升幅藍籌。
去年股價在藍籌股升幅榜第二位的舜宇(02382.HK) +1.700 (+1.399%) 沽空 $5.12億; 比率 40.240% 於2022年上半年股價累跌48.1%,出口股創科(00669.HK) -2.250 (-2.333%) 沽空 $1.50億; 比率 29.777% 及申洲(02313.HK) -0.350 (-0.416%) 沽空 $1.80千萬; 比率 6.157% 於今年上半年各累跌47.3%及36.6%同列藍籌跌幅「三甲」。
而舜宇及上半年股價累跌近44%的嗶哩嗶哩(09626.HK) +4.700 (+2.425%) 沽空 $6.21千萬; 比率 33.091% ,為恒生科指半年跌幅較大的兩隻股份,電動車股理想(02015.HK) +2.100 (+1.689%) 沽空 $1.15億; 比率 21.113% 及快手(01024.HK) +0.150 (+0.199%) 沽空 $9.75千萬; 比率 19.245% 股價各累升24.6%及21.3%,分列恒生科指升幅首兩位。
熱門科網股騰訊(00700.HK) +0.600 (+0.198%) 沽空 $2.78億; 比率 8.368% 及美團(03690.HK) +2.700 (+1.531%) 沽空 $5.06億; 比率 19.832% 各跌22.4%及13.8%;而去年底最多券商推薦的京東於今年上半年股價累跌7.5%,略跑輸於恒指同期6.6%跌幅。阿里巴巴(09988.HK) +1.150 (+1.253%) 沽空 $4.54億; 比率 18.604% 則累跌5.9%,而獲市場憧憬受惠加息的滙控(00005.HK) +0.100 (+0.190%) 沽空 $1.16億; 比率 25.548% 上半年股價累漲10.1%。
【國際油價攀升 中海油成升幅王】
俄烏衝突推動油價急升,布蘭特期油由年初的不足80美元升至逾110美元水平,中海油(00883.HK) +0.240 (+2.459%) 沽空 $6.50百萬; 比率 0.824% 上半年股價受帶動造好。由年初的6.85元至6月初曾升至11元水平之上,半年累升逾51.2%,為升幅最大藍籌。中海油首季純利按年升1.32倍至343億元人民幣,遠勝公司盈喜預告上限的280億元人民幣。中海油A股(600938.SH) +0.670 (+4.656%) 今年4月在上海掛牌,並派發20周年特別股息及回購股份。
中國海外為上半年升幅第二大藍籌,半年股價累升34.3%。該股從年初18.5元水平上升,4月中旬升至27.35元高位後回落,但仍在21元以上水平爭持。內房行業呈整固,市場擔心部份內房股融資及流動性問題,人行5月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並把五年期LPR利率調低,券商認為意味內地房地產政策放鬆,並預期內地將推出更多刺激房產需求措施,中國海外等國企內房股資產負債表健康和融資能力較強,較被市場看好。
於6月中「染藍」的航運股東方海外於今年上半年股價累升25.6%,為半年升幅第三大藍籌。公司繼去年純利按年急升6.9倍後,今年首季總收益再按年升71%至破紀錄的51.6億美元,受惠於航線網絡擁堵導致的運費急升,公司每標準商平均收益按升88%。該股股價在全球供應鏈緊張持續及俄烏衝突下造高,股價從年初近160元持續上揚,至3月突破200元水平,其後因上海防疫封鎖呈反覆,但措施放鬆後股價曾再度上升。
萬洲(00288.HK) -0.050 (-0.907%) 沽空 $3.89百萬; 比率 3.484% 為半年第四大升幅藍籌,半年累升23.9%。萬洲首季經營利潤按年升28%至6.42億美元,管理層目標中國及美國肉製品經營利潤率在下半年改善。券商認為美國業務毛利率,可透過加價把成本轉嫁消費者而得到保障。此外,內媒報道指地方財政加大對生豬產業補貼,被視為對處長期虧損狀態的內地生豬養殖行業,釋放穩產能信號。
【舜宇創科成半年跌幅最大藍籌】
舜宇及創科為上半年跌幅最大藍籌,其中舜宇方面,券商關注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下跌,擔心所面臨市場競爭、通脹及匯兌問題,舜宇於6月下旬公布削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至按年跌7.9%至12.2億部,較今年初預測下調10.9%。創科方面,市場關注通脹及汽油價格上升,影響非必需消費品。券商亦下調對公司的盈利預測,反映美國宏觀經濟放緩的風險。
其他主要科技股方面,騰訊(00700.HK) +0.600 (+0.198%) 沽空 $2.78億; 比率 8.368% 、美團(03690.HK) +2.700 (+1.531%) 沽空 $5.06億; 比率 19.832% 、京東(09618.HK) +1.400 (+0.633%) 沽空 $1.69億; 比率 12.124% 及阿里巴巴(09988.HK) +1.150 (+1.253%) 沽空 $4.54億; 比率 18.604% 分別累跌22.4%、13.8%、7.5%及5.9%。阿里巴巴及京東除面對內地零售放緩,並與其他在美上市中概股一樣,面對美證交會執行審計合規規定,但市場對監管放鬆憧憬續為有關股份帶來支持。
滙控(00005.HK) +0.100 (+0.190%) 沽空 $1.16億; 比率 25.548% 半年累計升10.1%,受惠美聯儲及英倫銀行加息。港交所(00388.HK) +0.600 (+0.172%) 沽空 $9.67千萬; 比率 15.547% 半年累跌15.2%跑輸恆指,港股面臨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利率趨升及監管重置等因素,新股上市及成交受影響,券商亦下調港股成交預測。(fc/w/t)(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2-08-12 16:25。)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