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周一 (21 日) 報導,摩根士丹利 (MS.US) 分析師表示,儘管面臨關稅政策變動,蘋果 (AAPL.US) 預計 7 月 31 日公布的第三季財報 (截至 6 月底) 仍有望優於市場預期,營收與多項產品銷售數據皆可望交出亮眼成績。
外界正密切觀察該公司在進出口政策變動背景下的營運表現。摩根士丹利在給投資人的最新報告中指出,蘋果產品線表現普遍穩健,匯率效益亦提供額外動能,整體營收預估將年增 5.8%,達到 907 億美元。
iPhone 銷量與平均售價同步上揚
摩根士丹利上調 iPhone 預估數據,認為其出貨量與平均售價 (ASP) 皆優於市場共識,對整體營收帶來正面助力。iPad 與 Mac 銷售預估也分別調升至年增 9% 與 1%。
先前投資人對於蘋果在 Q2 財報會議中未提供服務 (Services) 部門指引,以及 4 月 30 日 App Store 禁令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頗感憂慮。不過,摩根士丹利並不認為這會對 6 月底止一季造成實質影響,並將服務營收年增預估上修至 11.6%,連續第八季達到 10% 以上的成長;App Store 本身的年增率也預估落在 11.6%。
AI 布局漸進、關稅壓力仍可控
展望第四季 (截至 9 月底),該行認為成長將「觸底」但仍維持正數,並調高預估營收自 957 億美元至 965 億美元,每股獲利則自 1.56 美元上修至 1.61 美元。這主要反映美元走強、Mac 與 iPad 生產展望提升,以及服務業務動能轉強等因素。
摩根士丹利亦將蘋果毛利率預估從 45.3% 上調至 46.1%,並考量約 15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不過該行認為此成本尚屬可控,對整體財報衝擊有限。
至於備受矚目的人工智慧 (AI) 發展,摩根士丹利警告投資人不宜對蘋果智慧系統 Apple Intelligence 的近期進展抱有太高期待,該項目尚未完全定案,且蘋果並無意透過收購 AI 搜尋引擎與 Google(GOOGL.US) 競爭,而是專注打造整合語音助理 Siri 的本地大型語言模型 (LLM) 平台,並搭配第三方白標技術。
摩根士丹利認為,外界低估了蘋果 AI 策略的潛力,僅因其步調相對保守、缺乏與 Google、Meta(META.US) 或亞馬遜 (AMZN.US) 等對手的直接競爭話題。該行亦不預期蘋果將在 2026 年前公布更多 Apple Intelligence 時程細節,也不預期會提供中國市場進展。
整體而言,摩根士丹利維持蘋果「增持」(Overweight) 評等,目標價為每股 235 美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