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周三 (16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本周在北京公開露面,並證實該公司預期可望恢復對中國銷售 H20 人工智慧 (AI) 晶片。這是黃仁勳半年內第三度訪問中國,適逢輝達於美國達成 4 兆美元市值里程碑。他表示,這次重返中國是與中美雙方政府協調成果的一部分,輝達將依規「適應政策」,重啟供應鏈仍需時日。
與中高層會晤 傳遞科技訊號
黃仁勳此次行程中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並重申會談未觸及稀土與電池技術出口議題。此外,他也拜訪小米 (01810-HK) 創辦人雷軍,討論 AI 應用於自駕車與語言模型發展。黃仁勳透露,出發前他已向美國總統川普簡報此行計畫,並獲祝賀輝達達成 4 兆美元市值。
談到出口管制議題時,他強調自己未參與決策過程,並稱「禁令的放寬完全是中美兩國政府的事,與我無關」,否認有影響川普政府政策的角色。他說自己職責是就科技與 AI 產業現況向政府如實回報。
H20 晶片可望重啟出貨 先行啟動供應鏈
輝達先前受美方限制,4 月起暫停向中國出貨 H20 晶片。黃仁勳表示,現階段 H20 可望恢復供應,中國銷售雖尚未重啟,但已準備重啟供應鏈,估計整體流程最多需耗時 9 個月。他表示:「我希望未來能在中國銷售更進階的晶片,因為技術不斷演進。」
儘管 H20 並非輝達的旗艦晶片,但黃仁勳指出,它仍具備訓練 AI 模型的能力,並強調「未來可在中國銷售的晶片,也會持續變得更好」。
根據輝達稍早對外說明,該公司因出口禁令導致第二季少賣 25 億美元,預期第三季再損失 80 億美元,中國市占幾乎腰斬,顯示重新打開銷售通道對輝達至關重要。
談華為競爭力與中國 AI 未來
針對中國對手華為,黃仁勳毫不保留地讚賞其晶片設計與自主技術:「任何小看華為或中國製造能力的人,都是太天真了。」他指出,華為推出的昇騰 (Ascend) 晶片結合 CANN 編譯系統與 CloudMatrix 雲端平台,構建出完整 AI 訓練生態,無需依賴輝達 CUDA 架構。他認為中國有完整替代技術,只是發展時間較短,「他們已經在跳舞了,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他也讚賞中國 AI 模型蓬勃發展,並點名深度求索 (DeepSeek)、Qwen 與 Kimi 表現出色,尤其肯定其開源特性,讓使用者能自由下載、部署。他指出,「99% 的人都在用 DeepSeek R1」,應用於醫療、機器人、影像等多元場景。
記者最後問他是否會再次訪中,他笑著回應:「我希望會,你們要邀請我才行!」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