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追蹤數據顯示,即使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導致美國對最大買家天然氣出口量減少,但 4 月美國天然氣液體出口量仍創下歷史新高。
最近的貿易發展威脅到了美國天然氣液體 (NGL) 的出口,例如乙烷、丁烷和丙烷,這些產品用於製造塑膠和化學品以及用於取暖和烹飪。由於豐富的廉價頁岩天然氣,美國出口自 2010 年 以來每年都創下新高。
NGL 主要從原始天然氣加工過程中提取,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最新捲入的能源產品。
根據美國政府統計部門統計,美國近一半乙烷出口到中國,而中國所有乙烷進口都來自美國,幾乎沒有其他替代來源。中國石化公司將其用作原料,因為它比替代石油腦便宜;而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需要中國購買其天然氣液體,因為國內供應超過需求。
船舶追蹤公司 Kpler 和 Vortexa 的數據顯示,美國 4 月天然氣液體出口量約每日 290 萬桶,創歷史新高。
但 Kpler 的數據顯示,當月對中國的出口量下降 35% 至每日 61.9 萬桶,為 2023 年 11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消息人士本周表示,中國免除了本月稍早對美國乙烷進口徵收的 125% 關稅。
在全球買家轉換中,其他國家增加了美國天然氣液體產品的購買量,彌補了美國失去中國購買量的損失。
Kpler 數據顯示,印度的購買量增加了兩倍多,達到創紀錄的每天 17.9 萬桶。
巴西的購買量增加一倍多達到每日 11.3 萬桶,為 5 年來的最高水平。而美國天然氣液體的第二大買家日本的出貨量增加 64% 達到每日近 40 萬桶,為 2023 年 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預測,今年美國乙烷產量將成長 3.6% 達到每日 290 萬桶,並補充指出,大部分新增產量將用於出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需求。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