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周四 (23 日) 報導,多家全球食品、消費品與汽車大廠周四公布財報優於預期,顯示企業正成功調整成本與供應鏈策略,以消化美國總統川普施行的高額關稅壓力,緩解投資人對企業獲利受損的疑慮。
多國製造商削減成本 財報優於預期
今年以來,全球企業承擔的關稅成本估計超過 350 億美元,為 1930 年代以來最高。儘管供應鏈中斷、消費信心疲弱與原物料價格上升,多數企業仍展現出驚人的應變能力。
瑞典汽車製造商富豪汽車 (Volvo Cars) 第三季財報遠優於分析師預期,股價單日飆升逾 40%,主因其執行長塞繆爾森 (Hakan Samuelsson) 主導的削減成本計畫提前奏效。該公司為最受美國進口關稅影響的歐洲車廠之一,出口至美國的車輛多數來自歐洲。毛利率由上一季的 17.7% 提升至 24.4%,並計畫將部分混合動力車型產能轉移至美國,以降低關稅衝擊。
英國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 (UL.US) 也交出優於預期的銷售成績,在北美美容產品需求強勁帶動下,實現整體營收成長。執行長費南德茲 (Fernando Fernandez) 表示,公司持續簡化組織、專注高毛利高端產品,以抵銷成本壓力。
從愛迪達到孩之寶 全球品牌化解關稅成本
德國運動品牌愛迪達 (Adidas) 本周上調全年營運獲利預測,稱已成功緩解部分美國關稅帶來的額外支出。美國玩具製造商孩之寶 (HAS.US) 則調升全年財測,預期假期旺季與數位遊戲業務將推動銷售成長,即使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仍令美國消費者支出趨於保守。
目前,富裕族群的支出仍支撐美國整體消費力道,但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家庭因通膨擔憂而更趨謹慎。市場觀察認為,企業透過轉嫁成本與削減開支,暫時穩住了獲利能力,為美歐股市近期反彈提供支撐。
歐洲方面,瑞典衛生紙大廠 Essity 宣布裁員並拆分消費業務,以因應餐飲與飯店需求疲弱的挑戰;法國輪胎製造商米其林則因北美市場疲軟,下修 2025 年營運展望。
關稅陰霾仍存 但企業展現韌性
雖然部分企業仍面臨艱困環境,但整體財報表現優於預期,提振投資人信心。據統計,在已公布財報的美國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87% 企業獲利超出分析師預估。歐洲企業第三季盈餘平均成長僅 0.2%,仍為 2024 年第一季以來最疲弱表現,但優於市場原先預期的衰退幅度。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川普持續將貿易政策作為外交談判工具,企業仍透過成本控制、產能轉移與價格調整展現出強勁的適應力。瑞典富豪汽車的股價飆升被視為市場信心回溫的象徵,也帶動歐美股市延續漲勢。
不過,觀察人士提醒,若關稅持續升高或新制裁出現,仍可能壓抑通膨降溫與全球供應鏈穩定性。投資人將密切關注接下來的財報季與政策動向,尋找企業調整策略的持續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