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5年七月份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同比升幅,分別上升14.3%和16.5%。
繼2025年六月份錄得11.9%的同比升幅後,2025年七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463億港元,較2024年同月上升14.3%。同時,繼2025年六月份錄得11.1%的同比升幅後,2025年七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804億港元,較2024年同月上升16.5%。2025年七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41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1%。
2025年首七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2024年同期上升12.7%。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13.2%。2025年首七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186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0%。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2025年七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大致維持不變。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2.2%。
按國家/地區分析
2025年七月份與2024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9.3%。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中國台灣省(升91.9%)、馬來西亞(升80.7%)、新加坡(升42.5%)、越南(升42.1%)、菲律賓(升16.5%)和中國內地(內地)(升16.1%)。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荷蘭(跌42.1%)和美國(跌7.6%)。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越南(升129.3%)、泰國(升33.1%)、新加坡(升28.7%)、英國(升24.8%)、日本(升22.3%)和內地(升16.3%)。另一方面,來自美國(跌8.8%)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2025年首七個月與2024年同期比較,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越南(升52.4%)、馬來西亞(升41.4%)、中國台灣省(升40.7%)、內地(升17.7%)和日本(升14.8%)。另一方面,輸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跌20.1%)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越南(升81.2%)、英國(升48.5%)、中國台灣省(升34.4%)、馬來西亞(升22.4%)和內地(升11.7%)。另一方面,來自韓國(跌18.3%)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
2025年七月份與2024年同月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419億港元,升22.8%)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149億港元,升32.0%)。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396億港元,升21.9%)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222億港元,升49.8%)。
2025年首七個月與2024年同期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806億港元,升14.8%)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274億港元,升44.4%)。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909億港元,升15.7%)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203億港元,升53.1%)。
政府發言人表示,七月商品出口表現堅挺。商品出口貨值同比進一步顯著增長14.3%。輸往內地和大部分其他亞洲市場的出口進一步明顯增長,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則繼續下跌。
展望未來,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以及香港與不同市場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應繼續為香港的商品貿易表現提供支持。然而,美國高企的關税水平及其關税政策持續的不確定性,或會在短期內開始影響國際貿易流向。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並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