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路透:美海軍對抗中國推無人艦隊 卻傳測試頻出包
《路透》周三 (20 日) 獨家報導,美國海軍打造自主無人艦艇艦隊的計畫,近期在加州測試中接連出現事故。一艘無人艇因軟體故障停擺,另一艘則意外撞上並翻越其甲板,最後墜回海中。事件被拍下的影片已被《路透...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路透:美海軍對抗中國推無人艦隊 卻傳測試頻出包
關閉
鉅亨網新聞
推薦
1
利好
1
利淡
3
 
 

《路透》周三 (20 日) 獨家報導,美國海軍打造自主無人艦艇艦隊的計畫,近期在加州測試中接連出現事故。一艘無人艇因軟體故障停擺,另一艘則意外撞上並翻越其甲板,最後墜回海中。事件被拍下的影片已被《路透》取得。這起未曾公開的意外,凸顯五角大廈推動自主艦艇專案的挑戰。

美國軍方領導人多次指出,烏克蘭戰爭中的海上無人機發揮巨大作用,因此美軍急於建立能夠成群作戰的空中與海上無人機,以阻止中國可能跨越台灣海峽的行動。台灣方面也已開始採購海上無人機。

美軍測試頻頻出包

知情人士透露,事故涉及的船隻分別來自防務新創 Saronic 與 BlackSea Technologies。幾周前的另一場測試中,一艘 BlackSea 無人艇在被拖行時突然加速,導致支援艇翻覆,艦長落水,所幸未受傷。

這些事件歸因於軟體故障與人為錯誤,包括艦載系統與外部自主軟體間的通訊問題。截稿前,美國海軍、Saronic 與 BlackSea 均拒絕置評。

專家指出,美軍必須調整戰術以更清楚界定系統的能力與限制。相比之下,烏克蘭研發的海上無人機多為遙控操作,造價約 25 萬美元,能搭載武器與爆炸物,用於自殺式攻擊,已有效削弱俄羅斯黑海艦隊。美方則試圖打造價值數百萬美元、能自主行動的艦艇,難度更高。

高昂成本與政策壓力

為加快發展,美國國防部在 2023 年啟動「複製者計畫」(Replicator),編列 10 億美元,用於採購數千架空中與海上無人機及相關軟體。首批系統預計本月公布。

海軍已投入至少 1.6 億美元支持 BlackSea,每月量產數十艘「全球自主偵察艇」(GARC)。Saronic 則在矽谷創投支持下估值達 40 億美元,雖尚未宣布大型合約,但已有逾 2,000 萬美元原型協議。

美國海軍作戰部代理部長基爾比 (Jim Kilby) 今年 6 月視察 BlackSea 工廠時表示,這些系統將在未來海戰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延伸艦隊範圍、提升態勢感知與作戰效能。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也將無人艦艇列為軍事優先項目,上月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更編列近 50 億美元資金推動海上自主系統。不過,計畫在新政府下仍面臨質疑。

採購單位內鬥與動盪

海軍無人與小型作戰艦艇專案辦公室 (PEO USC) 近期因一連串挫折遭到審查,未來可能被重組甚至關閉。兩個月前,海軍已因「領導信任危機」撤換該單位負責人史密斯少將。

與此同時,國防創新單位 (DIU) 已無限期暫停與防務承包商 L3Harris(LHX.US)      的合約,價值近 2,000 萬美元。該公司提供部分無人艇的自主操控軟體。截稿前,L3Harris 拒絕評論,僅強調其產品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據知情人士透露,副國防部長顧問費因伯格 (Steven Feinberg) 上月會議中直接質疑海軍無人艦艇的效能與成本效益,對部分成果表示不滿。五角大廈與海軍則拒絕評論內部會議或審查事宜。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海軍正試圖在短時間內改造傳統造艦體制,並推動更大規模的無人潛艦與貨運艦專案。然而專家提醒,若軟體安全、成本控制與指揮鏈協調問題無法解決,美軍距離真正形成有效的「無人艦隊」仍有很長路要走。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