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上周五(14日)屋宇署舉行的「樓宇安全研討會」時表示,運用新科技提升建築安全及效率是大勢所趨,政府積極推動建築業數碼化,包括推動業界廣泛應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計劃在今年年底公布經優化的路線圖,以循序漸進方式將建築信息模擬技術應用擴展至不同規模的私人項目。在建造及工地安全方面,甯漢豪表示,政府積極推動「組裝合成」(MiC)建築法,早前已發布「組裝合成」通關便利指南及推行「組裝合成」製造商認證計劃,以推動更多「組裝合成」項目。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試行中央集中採購鋼筋和「組裝合成」構件等常用物料,並會推行「成本管控數碼平台」,建立市場價格資料庫。此外,政府持續推動業界廣泛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至今已有超過550個公私營工地獲得「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甯漢豪指出,應用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對屋宇署的工作尤為重要,期望在更多相關領域,包括樓宇維修保養、樓宇安全設計、政府部門數碼平台數據互通等,加強與業界合作,攜手推動更多創新技術的應用。屋宇署署長何鎮雄表示,屋宇署主動對潛在風險較高的樓宇外牆進行勘察,並運用無人機以及人工智能協助勘察及分析外牆欠妥之處。為提升執法效率,署方在上月推出了電子化「個案管理與報告平台」,針對逾期未遵辦的法定命令及通知,自動發出警告信,取代以往人手擬備信件的程序;業主亦可透過屋宇署網頁或掃描信件上的二維碼登入平台,匯報遵辦命令或通知的情況。何鎮雄指,屋宇署會繼續與業界攜手,把握科技發展和數碼轉型的機遇,共同建設一個更安全及可持續的建築環境。(h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