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低開高走,續創新高!深成指、科創50指數均創年內新高。
兩市成交額2.41萬億,連續6個交易日超2萬億。
半導體產業鏈午後大爆發,寒武紀漲超8%,股價站穩千元大關。
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飆漲4.29%,人工智能ETF(159819)漲2.66%。
這波AI浪潮下,人工智能主題ETF強勢吸金。
打包AI產業鏈的人工智能ETF(159819),昨日單日吸金2.8億元,年內淨流入資金49.59億元,最新規模173.38億元,居同類第一,且為同類中唯一規模超百億的ETF。
聚焦於AI產業鏈最核心的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環節,覆蓋寒武紀、瀾起科技、芯原股份等芯片龍頭的——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年內淨流入資金6.88億元。
這波上漲,資金面的充裕是今年以來A股指數上行的主要支撐。
2800億槓槓資金下半年跑步入場、險資頻頻出手、居民存款搬家、外資也在助力...
隨着大A升温,作為市場中最為積極的力量之一,兩融資金規模近期進一步增長,並不斷刷新階段紀錄。
8月18日,兩融餘額增長395億元,這是年內兩融餘額單日最大增長額,亦是自2024年10月8日以來兩融餘額單日最大增長額。當日兩融餘額突破2.1萬億元,這是時隔10年兩融餘額再次突破2.1萬億元。
8月19日,達到21316.94億元,實現七連增。今年8月以來,兩融餘額已經累計增長1468.67億元。
下半年以來,兩融餘額增長2812.42億元。
從個股看,槓桿資金下半年淨買入額最多的公司是新易盛,買入資金超50億元,期間該公司漲超102%。超36億槓桿資金買入北方稀土,期間漲幅78%。
此外,下半年槓桿資金淨買入額超20億的公司有藥明康德、勝宏科技、東方財富、江淮汽車。
從ETF看,下半年槓桿資金淨買入TOP10的ETF分別是:政金債券ETF、香港證券ETF、30年國債ETF、科創AIETF、恆生科技指數ETF、國債ETF、城投債ETF、納斯達克ETF、十年國債ETF、恆生科技ETF。
險資繼續狂買銀行、保險H股!8月19日,據香港聯交所股權披露,平安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和中國人壽H股,累計耗資約4.65億港元
截至目前,險資年內舉牌次數已經超30次。
二季度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36.23萬億元,較一季度環比增長3.73%。其中,投向股票的資金餘額為3.07萬億元,較一季度2.81萬億元環比增長8.9%,相當於上半年淨買入約6400億元,環比去年下半年3590億元淨買入增長78%。
居民儲蓄搬家成為市場焦點。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住户存款減少1.11萬億元,居民存款餘額為160.91萬億元;7月末滬深京股票總市值為94.91萬億元,較上月增加了4.1萬億元;居民存款與股票總市值的比值為1.7。
居民存款餘額與A股市值有顯著的負相關性。興業證券指出,歷史上居民存款與股票總市值之比介於1.1至2.0區間,當前仍位於1.7的高位,這意味着,以“居民存款搬家”為代表的增量資金入市方興未艾,將成為本輪行情的重要驅動。
外資流入也為市場貢獻新的資金增量。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最新數據,7月中國股票市場淨流入超60億美元。
據高盛集團Prime Brokerage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正以6月底以來的最快速度買入中國股票。
高盛分析師表示,此次股票買入主要由多頭驅動,其次是做空回補,兩者比例約為9:1。中國目前是8月以來Prime業務中淨買入最多的市場。
有資金搶籌海外上市的中國資產ETF。截至上週,過去一個月以來,KWEB、MCHI、FXI獲得資金流入。
KWEB是KraneShares旗下的中概互聯網ETF,主要投資於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公司。
MCHI為海外規模最大的中國ETF之一,是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ETF,主要投資中國A股和港股市場,涵蓋金融、消費、醫療等行業。
FXI為紐交所上市的基金——中國大盤股ETF-iShares(FXI),跟蹤富時中國50指數,涵蓋了港股上市的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只股票。
截至8月15日,FXI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團、建設銀行、美團、工商銀行、中國平安、比亞迪股份、網易、攜程集團。
EPFR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球主動管理公募基金對中國股票的持倉佔組合比例為6.4%,處於過去10年的13%分位(過去10年中有87%時間高於此時),配置比例仍低於基準330個基點。
高盛在研報中表示,儘管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明顯升温,但其當前配置水平仍處於保守區間,這一顯著的配置缺口或為市場後續上漲提供持續動能。
摩根士丹利也認為外資持倉目前仍低配中國,有望進一步支撐中國市場的上漲。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