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廣泛應用於日常飲食、烹飪及食品加工過程中,具有提鮮、增香、去腥的作用。
中國人口眾多,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調味品市場,2024年我國調味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4981億元,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目前,調味品領域已跑出海天味業、千禾味業、中炬高新、頤海國際、恆順醋業等上市公司,如今又有A股複合調味品企業天味食品(603317)赴港IPO。
格隆匯獲悉,天味食品全稱為“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近期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天味食品已於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截至11月20日收盤,總市值約137億元。
如今調味品生意好做嗎?不妨通過天味食品來一探究竟。
01
聚焦複合調料產品,面臨商譽減值風險
調味品可分為單一調味品、複合調味品。
單一調味品以一種主要原料製成,典型產品有味精、醬油、醋、腐乳、香辛料、料酒、蠔油等。
複合調味品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原料製成,包括雞精、火鍋調料、菜譜式調料等,其中也包含調味醬、色拉醬、蛋黃醬、辣椒醬等醬料類產品。
天味食品提供多種複合調料產品,推出了多個年銷售額過億的明星產品,包括“好人家”牌酸菜魚調料、手工牛油火鍋底料、小龍蝦調料、香腸臘肉調料,以及“大紅袍”火鍋底料。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菜譜式調料產品為公司貢獻了50%以上的收入;火鍋調料產品的收入佔比有所下降,但仍超過30%;醬料及其他產品收入佔比較低。
其中,菜譜式調料產品主要包括魚類調料、小龍蝦調料、香腸臘肉調料、其他菜譜式調料;
火鍋調料產品主要包括辣味火鍋底料、不辣火鍋底料、蘸料及其他;
醬料及其他複合調味產品包括多種風味的燒烤醬及雞精,公司還會應客户要求提供定製化醬料及其他調料產品。
公司產品所用的原材料包括植物油、動物油、農副產品原料及包裝材料,這些原料需要通過漫長的採購鏈從多家供應商處獲取。報告期內,天味食品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各期間總採購額的44.2%、42.2%、37%及38.6%。
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的安全與質量,如果供應商未能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可能導致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從而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同時,如果原材料漲價,也可能增加公司的生產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的商譽從0增加至4.1億元,其收購的企業可能無法產生預期的財務業績,這可能導致重大商譽減值支出。
天味食品銷售的產品大部分由自有生產基地生產,截至2025年10月22日,公司擁有四川雙流、郫都、自貢、德陽4個生產基地。同時還委託第三方製造商生產少量產品,主要為現有生產線無法生產且市場接受度尚未確定的新產品(如火鍋蘸料)。
公司的客户主要為經銷商,其次為直銷客户。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截至2025年6月末,擁有3251名經銷商,同時公司正通過全球經銷商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其產品已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經銷渠道外,天味食品還通過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台觸達全國消費者,並積極拓展盒馬鮮生等商超客户。報告期內,由於公司發展線上銷售業務,直銷渠道的收入佔比從15%提升至32.4%,而來自經銷渠道的收入佔比從85%降至67.6%。
02
為我國第四大複合調味品企業,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
調味品的使用頻率高,屬於需求相對穩定的消費品。按收入計算,2024年全球調味品市場規模約2.14萬億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87萬億元。
2024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4981億元,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城鎮化率提升、調味品品類多元化及銷售渠道拓展等推動,預計到2029年將擴大至6788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4%。
其中,2024年單一調味品市場規模佔整體調味品市場的74.6%,複合調味品僅佔整體調味品市場的25.4%,但受益於餐飲業的擴張、家庭滲透率提高、消費者對方便及多樣化口味的偏好不斷增長,預計複合調味品增長速度將更快。
在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擴大的背景下,近幾年,天味食品的業績呈增長趨勢。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約26.76億元、31.26億元、34.47億元和13.7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3.9%、37.5%、39.4%和38%,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3.41億元、4.66億元、6.45億元、2.02億元。
得益於推出新產品,加大市場營銷及廣告宣傳力度,以及努力拓展線上線下的直銷網絡,公司產品銷量增加,2023年及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以及不同年份的農曆新年時間不同,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約10.2億元,同比增長13.79%;實現歸母淨利潤約2.02億元,同比增長8.93%。
值得注意的是,天味食品在營銷上花了不少錢,2024年其銷售及經銷開支高達4.51億元,遠高於0.36億元的研發開支。
中國複合調味品有57.8%的銷售額來自企業客户(餐飲企業及食品加工製造商等),來自個人客户的佔比為42.2%。未來,隨着家庭消費重要性的提升,以及複合調味品在終端消費者中受歡迎程度的提高,面向個人客户的複合調味品銷售額預計增速會更快。
美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調味品市場的三大重要區域,2024年美國、中國和日本的複合調味品在整體調味品市場中的佔比分別為54.3%、25.4%及53.5%。
由於飲食文化差異、家庭消費習慣、連鎖餐廳滲透率及餐飲業標準化水平存在差異,美國和日本的複合調味品市場已發展成熟,而中國複合調味品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預計具有擴張潛力。
競爭格局方面,中國複合調味品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2024年市場參與者已達上千家,其中不乏海天味業、中炬高新、頤海國際、老乾媽、千禾味業等品牌,各企業在產品質量、品牌認知度、定價策略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展開較量,公司面臨着激烈的行業競爭。
按收入來算,2024年前五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為15.9%,其中,天味食品以2.7%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複合調味品企業第四位。
03
四川成都衝出一家IPO,三年半累計派息近13億
天味食品總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其前身四川天味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並在2010年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2日,鄧文及唐璐夫婦合計持有天味食品約74.64%的投票權,為控股股東。
管理層方面,公司創始人鄧文今年57歲,1988年獲四川輕化工大學食品工程學士學位,他曾擔任成都市金牛區財貿辦主任科員、成都市天味食品廠總經理、成都市天味食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如今為天味食品董事會主席兼總裁。
副總裁於志勇54歲,1994年獲得華東理工大學煤化工工程與國際商務管理學士學位,他2007年3月加入天味食品,曾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兼行政總監。
副總裁吳學軍47歲,2022年通過遠程教育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文憑,他曾任職於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及四川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2007年3月加入天味食品,曾擔任公司銷售經理、銷售總監及營銷中心總經理。
技術總監胡濤43歲,2004年獲四川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他曾任職於西安麥得法藥業有限公司、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陝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5月加入天味食品,擔任質量管制部經理、食品安全質量管制中心主任及技術負責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分別宣派現金股息約0.38億元、2.43億元、4.23億元、5.85億元,三年半累計派息超12.8億元。
本次赴港IPO,天味食品擬募集資金用於品牌建設及營銷、擴大及深化銷售及經銷網絡、與公司具有協同互補效應的潛在投資及併購機會、加強供應鏈能力並推進業務營運的數字化工作、增強產品研發及創新能力、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整體而言,近幾年,在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增長的背景下,天味食品通過發力線上渠道增加產品銷售,業績呈增長趨勢,但仍面臨着原材料價格波動、經銷商管理、商譽減值等風險,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未來公司想要提高市佔率也並非易事。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