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和關稅陰影似乎已成為過去式,華爾街如今再度瀰漫樂觀氛圍,尤其看好人工智慧(AI)帶動科技板塊成長。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華爾街普遍相信,AI 不僅能持續推動輝達 (NVDA.US) 、博通 (AVGO.US) 、Meta(META.US)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股上漲,更能幫助各產業提升效率與獲利,帶動整體企業盈利成長。
《巴隆》指出,目前,標普 500 指數市值有超過四成集中在「七巨頭」以及博通、甲骨文 (ORCL.US) 等科技公司,市場的波動與走勢幾乎與他們息息相關。加上聯準會降息預期與華府的財政刺激,多位策略師紛紛上調標普 500 目標。
根據 FactSet 數據,未來 12 個月標普 500 目標點位普遍預期略低於 7245 點,高於 5 月的 6600 點,與當前水準相比仍有 10% 的上升空間,主要受 AI 推動。
投資機構看好 AI 長期發展
富國證券策略師表示,雖然市場存在泡沫風險,但只要 AI 資本支出維持,牛市仍將延續。
他們甚至認為,AI 投資周期可能比網際網路時代更龐大,需要比以往更多算力,並推估到 2026 年底,標普 500 有望達到 7200 點。
Seaport Securities 則指出,今年科技板塊獲利預計增長 24%,2026 年還將再增長 17%,顯示回報主要來自企業強勁的盈利能力,而非單純的市場情緒。
高盛策略師同樣表達樂觀立場。他們並未將當前市場定義為「泡沫」,並指出雖然大型科技股估值已經「略高於」歷史均值,但與網路泡沫時期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數據顯示,納斯達克 100 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約為 31 倍,遠低於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的 60 倍。
目前,不僅在美國,全球投資人也日益相信,押注 AI 將成為推動市場持續上行的關鍵力量。雖然年初市場一度擔憂通膨與高利率可能拖累美國經濟,但 AI 與大型科技公司依然為股市提供了主要支撐。
全球資產管理公司 Harding Loevner 合夥人 Ray Vars 指出:「美國市場似乎不斷超出預期,但成長動能主要集中在 AI 領域,相關需求持續強勁。相較之下,除了科技產業之外,其他行業的表現並未出現同等力度的增長。」
Vars 補充,公司已在全球範圍內布局 AI 趨勢,投資標的涵蓋台積電 (2330-TW) 、荷蘭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 (ASML.US) ,以及日本的 Disco 與大福等科技企業。
市場仍存隱憂
不過,也有分析師警告,市場漲幅過快,預期值過高,恐讓企業面臨巨大業績壓力。
Ned Davis Research 分析師就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若要支撐當前市場估值,外界對 AI 能提升企業利潤率的期待必須真正落地。
Nationwide 首席市場策略師則認為,科技板塊即便回調,也可能僅是橫盤整理,而非崩盤。
Nationwide 指出,目前市場情緒仍未達到極端高漲階段,意味著 AI 帶動的繁榮仍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