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鑑於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將於週五(10 日)公布今年得主,美國總統川普的努力可能徒勞無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奧斯陸和平研究所所長 Nina Graeger 表示:「和平獎旨在表彰可持續與持久的和平,今年川普獲獎的可能性不大。」
儘管如此,川普的努力並非毫無價值。各國元首、支持者以及加薩人質家屬認為,他在加薩、烏克蘭及其他地區的停火談判值得認真考量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WSJ 指出,川普曾為多國間的和平努力付出,包括盧安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柬埔寨與泰國、印度與巴基斯坦、塞爾維亞與科索沃、埃及與衣索比亞,以及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
川普週四(9 日)在白宮表示:「我已達成七項協議,解決了持續多年的衝突,如果加薩停火成功,這將是第八項。」他強調,九個月內解決八場戰爭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川普的和平獎遊說活動也為他贏得多方支持。加薩被扣押人質的家屬在致諾貝爾委員會的信中表示:「過去一年,沒有任何領導人或組織比川普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更大。他實現了和平,挽救了無數生命。」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最後一刻的遊說不太可能影響委員會的最終決定。諾貝爾和平獎由挪威議會任命的五人委員會負責授獎,個人不得自我提名。
2025 年諾貝爾和平獎共有 338 份提名,比去年 286 名有所增加,但仍低於 2016 年的歷史最高紀錄 376 名。
今年提名截止日期為 1 月 31 日,距川普宣誓就任第二任期僅 11 天。回顧 2009 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第一個任期僅九個月時就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稱他「在國際政治中創造了一種新氛圍」。然而,許多共和黨人批評此舉將和平獎政治化。
此外,兩年前,美國民主黨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也因提升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而獲獎,但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這歐巴馬和高爾並未對和平作出實質性貢獻。
Graeger 指出,雖然川普為加薩戰爭做出的努力值得稱讚,但和平協議能否帶來持久和平仍不確定。她說:「川普退出國際機構並希望接管格陵蘭島,與諾貝爾和平獎設立初衷不符。」
不過,Graeger 稱,若川普在加薩與烏克蘭的努力最終取得成果,委員會明年可能會更認真考慮授予他和平獎,並可能將包括卡達與埃及在內的其他「深度參與談判」的中東各方納入考慮。
川普週四在白宮會見芬蘭總統斯圖布(Alexander Stubb)時表示,他已接受和平獎競選失敗的可能性,強調自己並非為獎項行動,而是為了拯救生命。
根據加密預測市場 Polymarket 的最新數據,川普被列為第五大最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獲獎機率為 4%。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