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Google(GOOG.US) 的 TPU 等客製化晶片,開始挑戰通用 GPU 的主導地位,但美銀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仍對 AI 晶片三巨頭輝達 (NVDA.US) 、博通 (AVGO.US) 和 AMD(AMD.US) 維持堅定的看多立場,建議投資人全線買入,認為目前市場估值尚未完全反映其長期的獲利潛力。
這場硬體架構博弈的核心,源於 Google 正試圖透過向 Meta 等公司出租其打磨十年的 TPU,擴大客製化晶片的生態版圖,這在理論上對主要的 GPU 供應商輝達和 AMD 構成直接衝擊。
市場傳言指出,Google 可能在明年向 Meta 提供 TPU 服務,並可能在 2027 年實現與 Meta 的本地部署合作,代表著客製化晶片(ASIC)不再僅限於雲端廠商自用,開始具備對外輸出的潛力。
然而,美銀分析師 Vivek Arya 強調,客製化晶片雖然適用於 Google、Meta 這類擁有大規模、特定內部工作負載的公司,能夠提供成本優勢,但通用 GPU 在更廣泛的公有雲和企業市場中,仍具備不可取代的優勢。
通用 GPU 晶片提供現貨供應、多雲可攜性、完整的軟體堆疊以及龐大的開發者生態系統,這些都是微軟 Azure、AWS 以及眾多新興雲端服務商追求高度彈性時的首選。事實上,即使是 Google 自己的公有雲(GCP)也持續使用輝達的 GPU。
美銀的核心邏輯是:這是一個「蛋糕做大」的兆級賽道。該行預計,到 2030 年,AI 資料中心的總潛在市場(TAM)將從 2025 年的 2,420 億美元,大幅成長約 5 倍,達到 1.2 兆美元以上。
在這樣快速擴張的市場背景下,即使輝達的市場佔有率從目前的 85%「正常化」至 75%,其絕對收益仍將實現爆炸性成長。
美銀的模型甚至預測,輝達的每股收益能力將在 2027 年達到 10 美元以上,並在 2030 年突破 20 美元,因此該行認為輝達目前約 25 倍的交易倍數被市場低估,維持買入評級。
至於其他兩大巨頭,美銀也給予高度評價。博通被視為客製化晶片趨勢中的最大受益者,預計其 2026 年 AI 業務收入將因額外的 TPU 和 Anthropic 專案實現 100% 以上的年成長,美銀因此給予買入評級。
而 AMD 作為輝達的主要競爭對手,其價值不僅體現在 GPU 領域的潛在增長,還涵蓋了其在 CPU、嵌入式和遊戲等領域的廣泛成長驅動力,美銀同樣維持買入評級。儘管面臨嵌入式市場週期性放緩等風險,但在 AI 計算和 CPU 市占的巨大上行空間,使其依舊值得投資人持有。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