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據稱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後,跨黨派預算監督機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26 日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聲明,直指這場政治僵局的真正代價:巨大的財政疏忽和對美國全球聲譽的損害。
CRFB 主席瑪雅 · 麥克吉尼亞斯(Maya MacGuineas)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次的政治危機「一事無成,卻對眾多民眾造成了重大傷害」。她批評國會兩黨的決策者們「給財政失責賦予了新的含義」,並強調政府重啟的背後,隱藏著國家財政持續惡化的巨大風險。
儘管政府停擺於在 11 月 10 日隨著參議院通過一項修訂版「持續決議案」而暫告一段落,為農業、軍事建設與退伍軍人事務等領域提供了全年撥款,但 CRFB 警告,表面的重啟未能解決根本的財政問題,反而使其惡化。
麥克吉尼亞斯指出,為解決停擺而通過的重啟方案,實際上是透過清空 CRFB 所推崇的「現收現付制」(PAYGO)計分卡,鎖定了高達 3.4 萬億美元的新借款。這還不包括先前圍繞一項醫療保健補貼而產生的 1.5 萬億美元赤字風險。
CRFB 嚴正呼籲立法者:「應該停止掩蓋他們在財政上的魯莽行為,勇敢直面那些艱難的決定,或者至少,遵守他們自己制定的規則。」
該委員會強調,當前的政府重啟僅是權宜之計,美國的財政不穩定問題依然嚴峻,且其財政路徑被描述為「越來越不可持續」。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在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0 月的 12 個月間,聯邦預算赤字總額已高達 1.8 兆美元。更令人擔憂的是,聯邦債務現已接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100%(目前為 99.8%),逼近關鍵的警戒線。
CRFB 提醒國會,儘管當前危機解除,但立法者們仍須在 1 月底前就本財年剩餘時間的九項撥款法案達成協議。他們被敦促在此過程中,絕不能進一步增加債務,並應重新設立可強制執行的可自由支配支出上限。
CRFB 堅稱,任何延期或最終的撥款方案都必須具備財政責任感,需要包含改革和抵消措施,以確保最終方案是「完全有償付的」。鑑於當前情況的嚴重性,他們甚至要求應根據「超級現收現付制」的要求,實現兩倍的資金覆蓋。
該監督機構在聲明結尾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很難想像一個功能失調的政府的底線還能比現在更低。」CRFB 呼籲兩黨立即停止將財政穩定政治化的行為,共同努力降低醫療成本和減少債務,並且「不能勾銷近期的數兆美元借款,也不能為未來的借款給自己開空白支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