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貨輪奔赴碼頭裝載美國大豆和高粱,運往中國。」據《路透社》周二(25 日)報導,航運計畫顯示,兩艘貨輪周一正開往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附近的糧食出口碼頭,預計本周抵達,裝載今年 5 月以來首批向中國出口的美國大豆。
與此同時,另一艘貨輪則正駛向德州海灣沿岸一處糧食碼頭,預計下周抵達後將裝載美國高粱運往中國,這也是自 3 月中旬以來首批對華出口的美國高粱。
此前受貿易戰影響,中國數月來暫停採購美國農產品,美國農民與榖物貿易商遭受數十億美元損失,美國農業界一直在等待恢復對華發貨。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24 年大豆佔美國現金作物收入約 20%,價值約 468 億美元,其中 1/4 左右銷往中國。
但今年川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重創美國大豆產業,南美國家迅速搶佔市場。美國大豆協會稱,巴西和阿根廷正在中國市場上取代美國,其中巴西佔中國大豆進口量約 71%,30 年前僅佔 2%。
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緩和,白宮上月表示,中國已同意本季至少購買 1,200 萬噸美國大豆,並在未來三年內每年至少採購 2,500 萬噸美國大豆。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已預訂近 200 萬噸美國大豆和少量小麥,但美中尚未簽署這一協議,圍繞協議細節和發運時間的疑問也使穀物市場的不確定性持續加劇。
為緩解農業界焦慮,美國總統川普周一社媒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稱他在與中方領導人的通話中為「我國偉大農民」達成了一項「良好而非常重要的協議」。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