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已指示本土航空公司減少飛往日本的航班數量,直至 2026 年 3 月,這表明北京已做好應對兩國之間長期爭端的準備。
這項命令是在上週所發布,起因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台灣問題的言論激怒了中國,但時間早於川普與習近平,以及川普與高市早苗接連通話。
消息人士透露,航空公司被要求「暫時」進行相關調整,這意味著情勢可能會隨著外交進展而改變。3 月底正好是全球航空業冬季航班與夏季航班班表交替的時間點。
在中國對民眾發出避免前往日本旅遊的警示後,陸客赴日數已經下滑,而當局對航空公司的相關指令,則確保這波觀光退潮將一路延續至農曆新年,這原本是中國海外消費最旺盛的高峰期。知情人士指出,航空公司可自行決定縮減哪些航班及削減規模。
12 月中國飛往日本的航班數量比 10 月減少了 20% 以上,中國交易台(China Trading Desk)執行長巴特(Subramania Bhatt)預計,到年底將有超過 50% 的航線被取消。他表示,至少有 12 條從中國城市(包括上海、廣州和南京)飛往日本熱門旅遊目的地(如名古屋、福岡和札幌)的航線已被取消,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航線被取消。
中國貿易台估計,由於中國遊客取消行程,日本從現在到年底可能損失高達 12 億美元的遊客消費。巴特表示,如果取消行程的情況持續到 2026 年,累計損失可能高達 90 億美元。
AeroRoutes 數據顯示,中國航空公司做出的改變包括實施一系列臨時性的每週航班削減措施,或將航班從大型寬體客機降級為小型單通道飛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