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周一 (24 日) 報導,儘管名字不在選票上,美國總統川普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投入 2026 年期中選舉。目的是保住共和黨國會優勢,並建立彈劾防火牆,他不僅親自勸退黨內初選競爭,更在 11 月選舉受挫後下令全黨主打「生活負擔得起」議題。
據 9 位參與選舉策略的共和黨人士透露,川普正親自致電候選人、提前背書、制定策略,並強力推動經濟訊息,試圖確保國會控制權繼續掌握在共和黨手中。
早在今年夏天,距離 2026 年選舉日還有 18 個月時,川普就已敦促有意角逐參議員或州長的共和黨眾議員轉而尋求連任,以避免黨內初選內耗。前柯林頓政府白宮資深顧問 Bill Galston 表示,總統通常是在競選季後期才會被推上火線。那麼早開始佈局並不尋常。
地方選舉失利敲響警鐘
川普的急迫感在 11 月 4 日州與地方選舉後急劇升高,當時民調顯示選民因生活成本上升而懲罰共和黨。
一位白宮官員透露,在投票結束後的多次會議中,川普憤怒地告訴幕僚,共和黨必須掌握「生活負擔得起」的話語權。他提醒幕僚,自己重返白宮是承諾要對抗通膨,不應在此議題上讓步給民主黨。
支持率跌至今年新低
近幾周,川普的民調數字下滑,部分原因是選民對他處理經濟的方式不滿。根據 11 月 18 日發布的路透 / 益普索 (Reuters/Ipsos) 民調,他的支持率跌至 38%,創下今年新低。
「現實是,當總統不受歡迎時,他會讓自己的政黨失去席次。」曾批評川普的共和黨策略師 Doug Heye 說。
事實上,川普上周也在其對共和黨國會議員的影響力上受到現實考驗。在支持者和眾議院共和黨人的反彈後,他被迫撤回反對公布司法部有關已故性犯罪者愛潑斯坦 (Jeffrey Epstein) 檔案的立場。
押寶減稅政策
川普希望黨內候選人以他的減稅方案《大而美法案》為競選主軸。據 6 位共和黨人士透露,這項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於 7 月通過的法案,目標是讓選民明白,他們明年 4 月報稅後將獲得更多退稅,抵銷物價上漲帶來的焦慮。
根據華盛頓無黨派非營利組織稅務基金會分析,2026 年每位納稅人的平均減稅額將達 3,752 美元。不過,維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的無黨派選舉分析師 Kyle Kondik 表示,減稅可能不會是共和黨的致勝議題。「減稅不一定意味著物價更低。人們對經濟非常悲觀。」Kondik 說。
建立彈劾防火牆
另一位白宮助理表示,對川普而言,讓共和黨在明年 11 月繼續掌控國會也關乎自保。共和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只有微弱多數。若失去任何一個議院,民主黨很可能在川普任期最後兩年阻撓他的大部分議程。
失去眾議院控制權也將使民主黨有權第三次彈劾川普。眾議院民主黨在川普 2017 至 2021 年任期內兩次彈劾他,但兩次參議院都沒有投票將他免職。
「這既關乎他本人,也關乎黨的未來,」一位專注參議院選舉的共和黨人士說,「參議院是阻止對總統發動彈劾攻擊的最後一道防線。」
川普今年夏天曾與三位共和黨眾議員對話,鼓勵他們放棄競選更高職位改為尋求連任,以降低民主黨接管眾議院的風險。三人隨後都宣布競選連任。川普已背書至少 16 名參議員候選人及 47 名眾議員候選人,在距離選舉還這麼久的時間點,這個數字相當不尋常。
川普本人公開表示,共和黨在本月選舉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是他不在選票上,因此他將在期中選舉中站上第一線宣傳減稅政策。民主黨則樂見川普更加曝光,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 Kendall Witmer 告訴路透:「他的期中選舉巡迴每一站都會提醒選民,川普如何讓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更加艱難。」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