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最新報導指出,面對國內通膨高企與最高法院關稅訴訟的不確定性,白宮正悄悄調整關稅策略,川普政府正秘密籌備備用方案,以因應「對等關稅」政策若遭推翻,美國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改以《貿易法》301 條款和第 122 條加徵關稅。
這兩項法律雖同樣賦予總統單方面加稅權力,但存在明顯局限。1974 年上述的 301 條款授權貿易代表調查他國「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並建議總統制裁,第 122 條款則允許美國總統加徵最高 15% 的關稅,但期限僅 150 天。
歷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1 月川普上任時,歷屆政府據 301 條款發起超過 130 起調查,其中含 35 起世貿組織成立後的案例,川普曾在首個總統任期內藉此擴大至數位貿易、智慧財產權等領域。
相較之下,目前「對等關稅」實施更靈活、覆蓋範圍更廣,而備用方案不僅推進速度可能更慢,徵收範圍更窄,同樣面臨訴訟風險。
此外,美國已依據《1962 年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對金屬、汽車等行業加稅,9 月也啟動了對機器人、工業機械和醫療器材的新調查,製造業覆蓋率持續擴大。
目前,美國最高法院正受理由小型進口商和民主黨州主導的訴訟,指控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實施的差別化關稅未經國會授權,此前白宮已多次敗訴。
儘管最高法院內的保守派大法官佔多數,但對行政權擴張保持警惕,訴訟結果難料,若川普政府最終敗訴,恐需退還逾 880 億美元已徵收的關稅。
在此背景下,白宮近期也已調整「對等關稅」範圍,將咖啡、香蕉等十餘類農產品及「結盟夥伴」潛在調整清單豁免,新規自 11 月 13 日生效。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