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七巨頭正深陷一場史無前例的 AI 軍備競賽,為搶佔 AI 產業革命制高點,這些企業正以空前力度投入資本開支,大舉興建 AI 基礎設施,但隨著市場對 AI 泡沫的擔憂持續升溫,近期美股科技股遭遇猛烈拋售,市場對科技巨頭巨額 AI 投入能否獲得相應回報的疑慮不斷加深。
這場拋售風暴重創 Meta(META.US) 等科技領導企業,但 Alphabet(GOOGL.US) 和蘋果 (AAPL.US) 卻在科技股集體跳水中展現出驚人韌性。截至上周五 (21 日) 收盤,這兩家公司過去三周逆勢上揚,成為七巨頭中僅有的贏家,Alphabet 本月迄今上漲 6.6%,蘋果微漲 0.4%。這一鮮明對比揭示出投資人對兩家公司 AI 策略的差異化認知。
目前,那斯達克指數自 11 月初以來挫跌 6.1%,即使輝達上周三 (19 日) 公佈的第三財季業績表現強勁,卻未能阻止市場對 AI 過度支出的恐慌性拋售。
在這場調整中,Alphabet 和蘋果憑藉獨特策略成功避險,分析師稱 AI 熱潮若退去,這兩家公司不僅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甚至可能藉機實現逆勢擴張。
Alphabet 的強勢表現源自其 AI 產品矩陣的突破性進展。近期推出的 Gemini 3 和 Nano Banana Pro 等 AI 產品熱度持續攀升,推動市場對其 AI 策略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Alphabet 上月將 2025 年 AI 支出預期從 850 億美元上調至 910 億至 930 億美元區間,但市場對其 AI 業務落地成效給予正面回饋。谷歌不僅成功化解「AI 威脅搜尋業務」的市場憂慮,更將 Gemini 打造成 ChatGPT 的強勁對手,Alphabet 多元化的業務佈局為 AI 技術商業化提供了獨特優勢。
蘋果則以穩健的資本策略贏得市場青睞。儘管先前因 AI 投入保守備受質疑,但這種「克制」在當下反而成為優勢。
Research Affiliates 股票策略首席投資長 Que Nguyen 說:「蘋果展現了極強的資本紀律性。」蘋果透過整合 OpenAI 的 ChatGPT 技術,並傳聞將引入 Gemini,配合自主研發的 AI 智慧家庭設備,建構起差異化的 AI 生態。這種「輕資產」策略有效規避了循環融資風險,像是輝達等企業向 AI 公司投資後,後者再購買其產品的資金循環模式。
相較之下,Meta 加速 AI 投資的決定引發市場擔憂,導致股價本月迄今走跌 8.3%。市場質疑 Meta 資本支出的合理性與策略清晰度。
Columbia Threadneedle 高級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師 Nathaniel Liddle 指出,若 AI 泡沫破裂,谷歌等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將受益於產業整合。
Liddle 還強調,若 OpenAI 等創新企業無法兌現巨額資本承諾,將加速產業洗牌,使具備成本優勢的龍頭企業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目前數千億美元湧入 AI 循環融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盛況背後暗藏風險,若 AI 技術未能實現預期回報,基礎設施需求萎縮將導致資料中心資產價值重估。
分析師警告,半導體等 AI 硬體領域歷來具有強烈週期性,投資波動風險顯著高於其他科技領域。在這場 AI 豪賭中,Alphabet 和蘋果的差異化策略,有望成為決定能否穿越週期的關鍵。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