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周三 (19 日) 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影響,美國 8 月貿易逆差大幅縮小至 596 億美元,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月縮窄幅度。進口金額出現逾四個月以來最大降幅,而部分國家為避免關稅衝擊提前備貨,讓今年多個月份的進出口數據波動加劇。這份報告原訂 10 月 7 日公布,因聯邦政府關門長達 43 天而延後發布。
8 月進口下降 5.1% 逆差收窄近 24%
美國商務部公布,8 月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縮小 23.8%,至 596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約 610 億美元。8 月進口總額下降 5.1%,至 3,404 億美元,為四個月來最大減幅;出口則小幅增加 0.1%,至 2,808 億美元。數據未經通膨調整。
逆差縮小的主因是進口大幅萎縮,其中非貨幣性黃金進口明顯下滑。彭博指出,這與美國對瑞士大幅調升黃金進口關稅有關,讓 8 月美國對瑞士貿易逆差顯著縮小。兩國此後已同意調降部分關稅。
此外,資本財進口同步下滑,包括電腦配件、通訊設備等類別皆出現減少。若以通膨調整後計算,8 月商品貿易逆差降至 837 億美元,是 2023 年底以來最低水準。
今年貿易數據的劇烈波動,部分源自企業在 4 月關稅宣布後、實際生效前的備貨行動。分析指出,川普政府推動的關稅政策引發進口與逆差大幅擺動,也讓整體經濟數據的解讀難度提高。
關稅生效衝擊備貨時程 經濟數據公布亦受政府關門拖延
有分析認為,8 月逆差收窄與對等關稅正式生效時間點密切相關。先前在 7 月,企業為避開關稅提前進口,使逆差一度擴大。部分國家與美國的協商延後了關稅生效,但多數措施仍在 8 月開始落地。
政府關門也造成多項經濟數據延後公布。商務部表示,9 月貿易報告 (原訂 11 月 4 日) 尚未決定新的發布日期;另外,9 月零售銷售將於 11 月 25 日公布,9 月耐久財訂單則定於 11 月 26 日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波動正明顯影響國內生產毛額 (GDP) 統計。今年第一季,貿易拖累 GDP 達 4.68 個百分點,創下紀錄;第二季則因逆差收窄,對 GDP 貢獻等同回補第一季的跌幅,使第二季經濟年率達 3.8%。第三季 GDP 原訂 10 月公布,但同樣因政府關門延後,目前市場預估第三季成長率可望高於 3%。
8 月美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擴大至 4 月以來最高,而與墨西哥、加拿大的逆差則略微縮小。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