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旗下 X(前身為推特) 在本月中旬悄悄完成一次重大升級,正式推出新一代加密通訊功能「Chat」。這個曾以短文社交為核心的平台,如今標榜「端對端加密、消失訊息、檔案分享、視訊通話」等特性,並喊出「沒有廣告、沒有追蹤、完全隱私」的承諾,被視為馬斯克「超級應用」策略的關鍵行動。
這不是 X 首次嘗試加密通訊,2023 年推出的加密私訊功能因「改善需求」於今年 5 月暫停,此次 Chat 上線,標誌著馬斯克收購推特後力推的「超級應用」計畫邁出實質一步。
關於超級應用,馬斯克早有藍圖,2022 年完成收購推特當天便發推稱「收購推特是創建 X 超級應用的加速器」,目標是打造集社交、支付、通訊、電商於一體的西方版微信。
今年 10 月內部會議上,馬斯克更明確說道:「用戶將能在 X 上完成幾乎所有事,支付、訊息、視訊通話甚至約會和招募功能都將整合。」
這一願景的核心藍本是中國微信。馬斯克多次提及:「在中國,人們生活在微信上,若我們能做到,將是巨大成功。」微信自 2011 年推出,月活超 10 億, 涵蓋外賣、網路叫車、醫療掛號等日常需求,託管 430 萬小程序,日交易額達 2800 億美元。
但對 X 來說,複製微信模式面臨多重挑戰,像是 Chat 剛上線便遭技術性質疑。密碼學專家 Matthew Garrett 指出,馬斯克宣稱的「類比特幣點對點加密」實為誤導,比特幣加密機制用於驗證交易,而非保護通訊隱私。成熟的加密通訊需前向保密、臨時金鑰及元資料保護,這些均非比特幣技術棧所長。
更深層問題在於,Chat 以四位數字 PIN 碼保護儲存於 X 伺服器的私鑰,低熵值的 PIN 易遭暴力破解;官方承認無法防禦中間人攻擊,惡意內部人員或平台方介入時用戶難以察覺。
此外,Chat 缺失前向保密、金鑰驗證等 Signal 等應用程式標配功能,一旦金鑰洩露,歷史聊天記錄可能會被追溯解密。
選擇自研 Juicebox 協議而非採用成熟的 Signal Protocol,或許跟馬斯克對「絕對控制」的偏好有關,完全加密的系統雖安全,卻會為內容審核、法律合規帶來難題,而 Chat 目前定位的用戶,或許並非追求極致安全的族群。
目前,Chat 已支援大檔案傳輸、群組 / 語音視訊通話、訊息編輯刪除、定時消失及防截圖功能,獨立應用也將於數月內推出,但這些只是起點,馬斯克終極目標是在美國土壤複製微信生態。
然而,中美數位生態差異顯著。中國市場早期競爭對手少,騰訊依托 QQ 社交鏈崛起,加上寬鬆監管,微信得以快速擴張,反觀美國,支付領域有 Venmo、PayPal,視訊通訊有 Zoom、FaceTime,約會、外賣等場景均有巨頭盤踞,Meta、Snap 等嘗試整合支付。
監管與使用者習慣也是障礙。臉書的 Libra 數位錢包曾遭強力阻擊,Snap 的 Snap Cash 未獲足夠吸引力。金融科技顧問 Davidson Oturu 坦言:「讓用戶棄用蘋果生態,轉用 X 進行銀行交易,跨度太大。」
更關鍵的是,美國用戶習慣「一個應用程式解決一個問題」,與超級應用「一站式」理念衝突。
不過,馬斯克並非毫無準備。他在支付領域經驗豐富,2000 年創立的 X.com 最終與 Confinity 合併為 PayPal。目前 X 正逐步取得貨幣傳輸牌照,X Money 已選定 Visa 作為首個合作夥伴,預計年內推出。
X 還將開發招募 (瞄準 LinkedIn)、約會、影片串流(對標 YouTube) 功能,並深度整合 AI 助理 Grok,其 5 億月活用戶、日均 500 億推文的基礎,為超級應用程式提供了潛在用戶池。
Chat 的上線也契合社群媒體私密化趨勢,若真能保障安全,有望吸引對 WhatsApp 有疑慮、對 Telegram 創辦人流亡擔憂的用戶,但安全恰是其當前軟肋。
專家強調,獨立安全審計完成前,不應將其視為 Signal 級安全工具,四位 PIN 碼的保護機制遠落後於行業標竿。
至於微信模式能否在西方複製,Tata Neu、Reliance MyJio 等嘗試都未能成功,Meta 的 WhatsApp 至今以通訊為主
但馬斯克的實驗仍在推進,X Money 即將上線,Chat 持續優化,Grok 深度整合,這場在成熟、競爭激烈且監管嚴格的西方市場,透過激進整合與快速迭代創造新生態系統的試驗,結果尚未可知,但每一步都在改寫社交媒體的未來邊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