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輝達 (NVDA.US) 將在美東時間周三 (19 日) 盤後公布第三財季財報進入倒數計時,華爾街對輝達的關注焦點正悄悄從 AI 需求強度,轉向供應鏈的實際供應能力。
根據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JPM.US) 周二 (18 日) 出具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對輝達本季業績普遍樂觀,預期將再度超出預期,並上調未來財測目標,但真正決定股價能否進一步突破的關鍵,在於輝達跟合作夥伴提升產能的執行成效。
小摩表示,目前 AI 算力需求「顯著超過供給」的格局不變。儘管 AI 資料中心支出熱潮已經持續兩年多,輝達的主要客戶——包括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新興雲端服務廠商及 AI 實驗室——仍受限於算力容量不足。
這也意味著,這輪多年資本支出成長週期尚處早期階段。在此背景下,市場討論已從「需求有多旺」轉向「能交付多少產品」,供應鏈的執行力將成為財報核心看點。
值得注意的是,供應端已釋放正面訊號。小摩指出,過去三到四個月,輝達供應鏈夥伴在 Blackwell 及 Blackwell Ultra 機架系統出貨量上展現強勁執行力,輝達第三財季產量料將季增約 50%,第四財季或將維持相近成長速度。
此外,供應鏈上游的關鍵環節也積極回應。小摩亞洲半導體團隊上調了對台積電的產能預期。報告指出,為因應來自輝達和關鍵 ASIC 供應商的超預期需求,台積電正加速擴產,預估到 2026 年第四季,相關製程的月產能 (wfpm) 將從 9.5 萬片提升至 10.5 萬片。
對投資人而言,供應鏈進展直接影響輝達業績兌現能力。小摩分析指出,財報潛在上行空間將「取決於供應鏈短期內擴大規模以匹配需求的能力」。
目前,選擇權市場對輝達財報日股價波動預期約 5.9%,跟過去兩年平均 6% 的實際波動基本持平,顯示市場對超預期行情仍有期待。
小摩在報告中也維持對輝達「增持」評等,目標價設定為 2026 年 12 月的 215 美元。
小摩認為,若輝達財報展現「業績超預期 + 財測上調」,以及供應能力的正面言論,則有望扭轉該股近期相對半導體板塊的頹勢,推動漲幅超越歷史均值。策略師也建議投資人可透過買入輝達短期買權價差捕捉上行機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