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AI)領域,Google(GOOGL.US) 本週二(19 日)正式推出最新 AI 模型 Gemini 3。Google 表示,Gemini 3 在程式設計能力與創意表現上都有顯著提升,但對競爭對手而言,真正值得關注的,是 Google 對 AI 產品的完整控制能力。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不同於 OpenAI 的 ChatGPT 需要依賴合作夥伴提供晶片和資料中心空間,Google 擁有從模型研發、雲端運算到應用程式整合的完整生態系統。
Google 將 Gemini 3 的「專業版」直接交到用戶和開發者手中,更重要的是,這也是 Google 首次在推出新 AI 模型的第一天,就將它整合進搜尋功能。
這代表,用戶只需點擊「AI 模式」就能在 Google 搜尋中使用 Gemini 3,而無需下載應用程式或造訪其他網頁。
Google DeepMind 技術長 Koray Kavukcuoglu 在 Gemini 3 發布前的圓桌會議中表示,「我們之所以能快速推進,是因為我們擁有非常差異化的全端(full-stack)策略。」
這使 Google 無需像許多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那樣依賴競爭對手,也無需陷入錯綜複雜的循環融資遊戲中。
目前 Google 的 AI 操作流程包括:
- Google DeepMind 研究團隊負責模型研發。
- Google 利用自家 TPU 晶片訓練模型。
- Google 透過自家雲端平台部署並提供開發者使用。
- Google 將模型整合進搜尋、YouTube、Gemini 等應用,直接觸達終端用戶。
這種協同運作需要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加大對雲端業務的投資,並在內部推動精簡流程與提升運作效率。
品牌仍是 OpenAI 的王牌
然而,即便 Google 技術與資源全面領先,OpenAI 仍擁有一個無可忽視的優勢「品牌效應」。
對許多人來說,「ChatGPT」已成為 AI 的代名詞,類似「Google」代表搜尋、「Kleenex」代表面紙的現象。
幸運的是,對 Google 而言,雖然面臨品牌挑戰,但它擁有充裕資金,並且部分模型已免費提供給用戶。
外媒指出,如果需要,Google 完全可以藉由價格策略快速擴大用戶規模,挑戰 OpenAI 的先發優勢。
Bernstein 分析師 Mark Schmulik 指出:「毫無疑問,Google 在技術、基礎設施、模型與市場通路上都具備勝算,但我們仍需要具體證據,證明他們能真正整合這一切。」
而 Gemini 3 的推出,或許正是這個證據的開始。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