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政府周一 (17 日) 公布初步數據顯示,瑞士經濟在今年第三季萎縮 0.5%,為 2023 年以來首度出現季增率下滑,凸顯美國在 8 月實施的高額關稅對外向型經濟帶來衝擊,而相關壓力直到上周兩國達成新協議、關稅大幅下調後才見到緩解契機。
根據瑞士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 (SECO) 公布的數據,經大型體育賽事調整後的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較前一季減少 0.5%,遠差於第二季的 0.1% 成長,也明顯弱於經濟學家預估的 0.1% 降幅。SECO 在聲明中指出,受化學和製藥產業增值大幅下滑拖累,整體工業呈現負成長,而服務業僅以低於平均速度擴張。
瑞士經濟自疫情後僅出現兩次季度萎縮,表現優於多數歐洲鄰國,但美國在 8 月初對部分瑞士輸美商品課徵 39% 關稅,對出口動能造成明顯壓力。隨著美國與瑞士上周五宣布達成協議,將關稅降至 15%,市場預期瑞士經濟有望在之後出現反彈。
此次協議對瑞士主要製造業帶來顯著紓困,包括鐘錶、機械與精密儀器等出口商均是 39% 關稅衝擊的重災區;食品與化學製品同樣受影響。瑞士央行指出,藥品與黃金等主要出口則在舊制與新制下均豁免關稅。
有分析指出,關稅下調將讓瑞士輸美出口的預期衝擊減半,並提升瑞士產品相較歐盟與英國的競爭優勢。
蘇黎世 KOF 經濟研究機構估算,關稅降至 15% 後,瑞士未來幾年 GDP 年成長率可較原先預測高出 0.3 至 0.5 個百分點。該機構先前預估 2026 年成長 0.9%,如今成長率可望明顯突破 1%。不過 KOF 共同主任 Hans Gersbach 提醒,15% 關稅仍會削弱部分輸美商品的競爭力,雖然此次協議帶來緩和,但對經濟的負擔與風險並未完全消失。
瑞士經濟部長帕姆蘭 (Guy Parmelin) 在周日受訪時強調,談判歷時已久,而此次協議是「能達成的最佳成果」。然而,即便關稅下調,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今年 4 月對全球實施的廣泛關稅仍使整體關稅水準高於以往。與此同時,瑞士出口商也受到瑞朗升值壓力加劇的影響,瑞朗兌歐元匯率在協議公布後升至十年高點。
在貨幣面,外界關注瑞士央行是否會因瑞朗強勢而重新啟動負利率;瑞士央行已在先前將基準利率降至 0%。但周一最新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瑞士利率至少到 2027 年都將維持不變。
此次公布的 GDP 數據排除大型運動賽事的收入,以免扭曲經濟活動。瑞士是多個國際體育組織所在地,例如奧運期間國際奧會收入可能使 GDP 出現短暫膨脹,但對國內經濟實質活動影響有限。瑞士將於 11 月 28 日公布更完整的第三季成長細節。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