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在歷經 43 天的史上最長停擺後,於周四 (13 日) 正式恢復運作。然而,導致此次停擺的政治分歧並未消失,國會兩黨之間的僵局仍深深盤踞在華府,使得政府重啟後的運作前景依舊面臨不確定性。
此次停擺期間,超過百萬名聯邦員工遭遇薪資中斷、全國航班大規模取消、數千萬名低收入家庭的食物補助也受到衝擊,再度凸顯政府停擺對國家運作和民生安全的深遠影響。
政府重啟但政治裂痕猶存 紓困條款有限
此次臨時支出法案並未解決導致停擺的根本問題,尤其是即將到期的健保補貼議題未列入協議,使得民主黨原先發動政府關門的訴求沒有獲得實質進展。外媒指出,該法案缺乏足以約束美國總統川普凍結部分預算的機制,而川普政府先前便多次挑戰國會在預算上的憲法權限,使未來的財政爭端仍存風險。
民主黨內部也因本次停擺顯現激烈分歧。自由派基層要求領導層更強硬對抗川普,但溫和派則認為在共和黨掌控兩院的情況下,民主黨可施展的策略有限。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 (Chuck Schumer) 即使投票反對協議,仍遭部分黨內人士要求下台,突顯黨內壓力之大。
白宮表示,聯邦員工將從本周六起陸續收到補發薪資,所有相關款項最遲將於下周三 (19 日) 發放完成。聯邦人事管理局則要求各機構撤回在停擺期間發出的解雇通知,並在五天內恢復員工職位。
然而,這次停擺造成的「政治傷痕」遠未撫平,各界普遍憂心此輪重啟只是短暫喘息,因為本次法案僅確保政府運作至 1 月 30 日,明年初再度停擺的風險仍然存在。
兩黨互相指責 民調顯示責任分擔幾乎相當
停擺長達 43 天,對政治人物的聲望造成明顯負面影響。路透 / 益普索最新民調顯示,50% 的美國民眾認為共和黨應為停擺負責,47% 則歸咎民主黨,兩黨在民意中的責任幾乎難分軒輊。
民主黨人認為,此次停擺成功引發大眾對健保補貼議題的關注,並指出補貼取消將影響 2,400 萬名美國人,其中多數居住於共和黨控制的州。喬治亞州民主黨眾議員強森 (Hank Johnson) 表示:「這場戰鬥關乎美國人民的健康,我為我們能堅持這麼久感到驕傲。」不過民主黨最終並未獲得補貼延長的保證,只拿到共和黨承諾在參議院進行表決的程序性承諾,通過機會仍不明朗。
另一方面,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反思聲浪。中間派共和黨議員費茨派垂克 (Brian Fitzpatrick) 批評政府再度停擺「簡直瘋狂」,強調兩黨都應避免把政府關門當成政策談判工具,並呼籲立法禁止未來再發生此類情況。
航班恢復、補助重啟 經濟影響仍需時間修復
隨著政府重啟,美國航空運輸逐步回到正常軌道。此前因航空管制員缺勤導致的數千架航班取消問題開始緩解。農業部則表示,受停擺拖延的《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 已陸續撥款,預計大多數州將在 24 小時內恢復完整補助,約 4,200 萬名低收入家庭不必再擔心糧食補助中斷。
此次停擺迫使數十萬名「必要人員」在無薪狀態下持續工作,另有大量「非必要人員」無法上班但同樣無薪。雖然 2019 年法律保障他們可獲補發薪資,但川普政府曾揚言扣留部分薪酬,引發不確定性。
川普也曾在停擺期間試圖裁撤數千名聯邦員工,以推動他所主張的政府瘦身規劃。據了解,這項行動目前因協議暫停到明年 1 月底,但川普仍朝著年底前削減約 30 萬名公務員的方向前進,聯邦文官體系規模將降至 220 萬人以下。
停擺期間,美國政府無法發布大量經濟數據,使投資人與聯準會 (Fed) 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評估美國景氣走向。國會預算處 (CBO) 估計,本次停擺將延遲約 500 億美元的經濟活動,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短期減少約 1.5 個百分點,但其中約 140 億美元將無法追回。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