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財務文件披露,OpenAI 正規劃一條戲劇性「先巨虧、後狂飆」的獲利之路,但這條成長之路勢必充滿挑戰。據報導,該公司預計未來幾年將持續出現巨額年度虧損,光是 2028 年的營運虧損就高達 740 億美元,預計要到 2030 年才會轉正。
這份文件今年夏天提供給投資人,內容顯示 OpenAI 採取極度激進的擴張策略:先砸大錢布建算力、晶片與資料中心。執行長奧特曼一再強調,這是滿足「無止盡 AI 需求」的必要代價。該公司今年預估在 130 億美元營收下,將「燒掉」約 90 億美元現金,相當於營收的七成。
但接下來只會更燒。文件顯示,OpenAI 在 2028 年的營運虧損將膨脹到當年營收的四分之三,主因依然是暴增的運算成本。相較之下,競爭對手 Anthropic 則預估同一年可以收支打平。
這組數字凸顯兩大 AI 新創的走向分歧:雖然兩家公司目前相對營收的燒錢比率相近,但路線完全不同。Anthropic 預估 2026 年將把燒錢比降到營收的三分之一,2027 年降至僅 9%;OpenAI 同期仍維持在 57%。
OpenAI 的計畫是建立在「稱霸市場」的豪賭上。該公司最近宣布,已與雲端和晶片巨頭簽訂了未來八年高達 1.4 兆美元的運算合作協議。光是為了應對未來產品和研究可能產生的額外需求,OpenAI 就將投入近 1,000 億美元,用於備份資料中心容量。
OpenAI 發言人向《華爾街日報》表示:「AI 需求已超過目前的算力供給。我們投在基礎設施的每一美元,都是為了讓全球數以億計依賴 ChatGPT 的用戶與企業能做得更多。」
的策略需要不間斷的募資才能維持營運,但若 AI 熱潮降溫,或短期獲利不如預期,風險將大幅升高。最近投資人已開始對科技公司大撒幣式的 AI 支出表達疑慮,擔心營收無法支撐這些巨額基礎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財報估算還不包含最新簽下的算力訂單,意味著未來的支出只會比文件顯示的更多。《The Information》估計,OpenAI 到 2029 年前的累計現金消耗恐將高達 1150 億美元。
OpenAI 對自己最終轉盈的信心,來自爆炸式的營收預測。該公司預估 2030 年年營收將達到 2000 億美元,並在 2029 或 2030 年開始現金流轉正。這些預測比過去提供給投資人的數字大幅提高。
奧特曼上週社群平台 X 上表示:「對 OpenAI 來說,算力不足的風險,遠大於算力太多的風險。」
OpenAI 與 Anthropic 的策略分歧,也代表兩種不同的 AI 生態觀。Anthropic 的支出成長更貼近營收,且重押企業客戶,後者占其營收八成。同時,Anthropic 避開 OpenAI 重度投入的圖片與影片生成功能,因為那需要極巨量算力。OpenAI 的 Sora 2 影片生成工具,可能每天都在「燒掉數百萬美元」。
反觀 OpenAI,正大舉擴張產品線。除了 Sora 2,公司也推出第一款網頁瀏覽器 Atlas,還與 Jony Ive 的設計團隊開發硬體裝置、研究人形機器人,並計畫在 ChatGPT 加入電商與廣告功能。
這場豪賭能否成功,取決於市場需求是否能持續爆發,足以支撐這些史無前例的投入。以目前預測,OpenAI 在轉虧為盈前,將耗費 Anthropic 14 倍的現金。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