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近日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揭露蘋果 (AAPL.US) AI 戰略核心正轉向「端雲協同」的智能體框架,這一革命性佈局並非單純追逐更大語言模型,而是透過雲端與裝置端的深度協作,建構能執行複雜任務的智慧系統,被視為端側 AI 邁入實際應用的關鍵一步。
根據野村分析,,蘋果可能將谷歌 (GOOGL.US) 開發的 1.2 兆參數雲端大模型作為「高階推理大腦」,指揮多個運行於 iPhone 等設備的端側智能體。這項混合架構旨在破解當前 AI 應用痛點,既利用雲端強大算力,又能安全高效地呼叫使用者個人資料。有別於單一大模型,此協作系統能完成高度個人化、情境感知的複雜任務,遠超過現有技術。
具體來看,雲端大模型負責解析使用者複雜指令,接著將壓縮任務分派給設備端的「端側智慧體」執行。此設計大幅降低運算資源與記憶體頻寬消耗,同時配備離線備用方案,裝置端的「簡單推理智能體」可在網路訊號弱或離線時保障基礎功能。
野村強調,這種「雲腦 + 端兵」模式,讓蘋果能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高效調用純雲端模型無法觸及的個人與設備數據,提供無縫個性化服務。
野村指出,支撐這項架構的是蘋果近期發表的《CAMPHOR:用於多輸入規劃和設備上高階推理的協作智能體》論文。系統由 1 個雲端高階推理智能體與 5 個端側專業智能體組成;個人情境智能體挖掘用戶歷史數據;設備資訊智能體提取時間、地點等實時狀態;用戶感知智能體追踪近期操作;外部知識智能抓取網絡信息,最終由任務完成智能體調用應用執行指令。
以「預訂巴塞隆納機票並通知夥伴」為例,高階智能體解析需求後,調度各端側智能體協同完成資訊檢索、聯絡人定位及日程寫入,全程高效精準。
野村分析指出,若上述策略落地,不僅將推動 2026 年起新一輪硬體升級潮 (獲利高效能處理器、記憶體及無線通訊技術),更可能重塑 AI 應用生態。
野村認為,端側 AI 的普及關鍵在於三方面:強化個人化與隱私保護的平衡技術、提升即時回應所需的通訊與算力、擴展穿戴式裝置等更多個人資料來源的應用情境。
在這場變革中,勝出者將不是一個單純擁有最大模型的企業,而是能在端側實現低功耗、高安全運算,並建構軟硬體協同生態的廠商。對蘋果而言,這個佈局不僅預示著真正智慧個人助理時代的臨近,更將硬體創新推至戰略核心,唯有底層能力突破,才能讓「雲腦 + 端兵」的智慧協作真正走進用戶生活。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