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周二 (11 日) 報導,因放空美國房市在 2008 年金融海嘯前聲名大噪的避險基金經理人、《大賣空》(The Big Short)電影原型貝瑞 (Michael Burry)再次引發市場震盪。他指控美國多家大型科技企業透過「誇大資產使用年限」的會計手法,虛增人工智慧 (AI) 相關投資的盈餘數字,藉此粉飾報表。
貝瑞本周一在社群平台 X(前推特) 發文指出,所謂的「超級雲端業者」(Hyperscalers)——也就是主導 AI 與雲端基礎設施的科技巨頭——正在低估其晶片與伺服器設備的折舊費用,將這些資產的使用壽命估得比實際情況更長。
他批評這種手法是「現代最常見的財報造假之一」,並表示:「延長資產使用年限來壓低折舊費用,會使企業盈餘被高估。當企業以兩到三年為周期大量購買輝達 (NVDA.US) 晶片與伺服器時,不應同時拉長折舊年限,但這正是所有超級雲端業者正在做的事。」
根據貝瑞估算,若這種會計處理方式持續下去,2026 年至 2028 年間,整體科技產業的折舊費用恐被低估達 1,760 億美元,使產業盈餘遭嚴重高估。他特別點名甲骨文 (ORCL.US) 與 Meta Platforms(META.US) ,預測至 2028 年兩家公司盈餘可能分別被誇大約 27% 與 21%。
《CNBC》報導指出,目前尚無法獨立驗證這些指控。輝達拒絕評論,甲骨文與 Meta 尚未回覆置評請求。由於美國會計準則 (GAAP) 允許企業自行估計資產使用年限,若貝瑞的指控屬實,將難以在法律上界定是否違規。
在一般情況下,企業購買大型資產 (如伺服器、晶片設備等) 時,會依估計壽命將成本攤銷為年度折舊費用。若企業延長資產壽命估值,帳面上年度折舊費用將減少,從而抬高淨利潤。
貝瑞今年以來多次警告,AI 熱潮正在重演 1990 年代末科技泡沫的跡象。他近期向監管機構申報,已對 AI 代表股輝達與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US) 建立看空部位,持有名目價值約 1.87 億美元與 9.12 億美元的賣權期權 (Put Options),但並未披露履約價或到期日。
Palantir 執行長卡普 (Alex Karp) 上周回應稱貝瑞的押注「非常奇怪、簡直瘋狂」。目前尚不清楚貝瑞是否仍持有這些部位,或只是短期避險操作。
儘管爭議不斷,AI 概念股周一普遍反彈,輝達股價上漲近 6%,Palantir 勁揚約 9%,收復上周跌勢。不過周二盤中,輝達再度走弱。貝瑞最後在貼文中預告,將於 11 月 25 日公布「更多細節」,呼籲投資人「敬請期待」。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