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AI) 龍頭 OpenAI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及博通 (AVGO.US) 達成晶片採購協議,顯示 AI 產業的成長潛力遠超市場預期,也為輝達 (NVDA.US) 長期主導的晶片生態系注入更多競爭。
超微股價飆升四成 博通同步受惠
自兩周前 OpenAI 與超微宣布合作以來,超微股價已暴漲逾 42%,並在本周獲得甲骨文 (ORCL.US) 大型訂單,進一步推升漲勢。博通本周一也揭露與 OpenAI 的新協議,激勵股價單日勁揚 10%,創 4 月以來最大漲幅。
相較之下,AI 晶片龍頭輝達股價自超微合作案公布以來下跌 3.1%,表現遜於持平的那斯達克 100 指數。分析師指出,這顯示 OpenAI 正積極分散供應來源,減少對單一晶片商的依賴。
Rational Dynamic Brands Fund 投資經理 Eric Clark 表示:「OpenAI 顯然不能只依靠輝達。他們需要盡可能與多家供應商合作,因為他們對運算能力的需求極度龐大。」
輝達仍握主導地位 投資人尋找新贏家
儘管市場焦點轉向超微與博通,但輝達仍牢牢占據 AI 運算基礎設施的領導地位。根據彭博行業研究 (Bloomberg Intelligence) 數據,輝達目前掌握約 95% 的 AI 晶片市場份額。
不過,隨著 AI 產業快速擴張,投資人開始尋找更多受惠標的。Hennion & Walsh 資產管理公司總裁 Kevin Mahn 表示:「輝達仍是 AI 生態系的核心,其他公司正努力追趕,但這不代表它是唯一值得投資的企業。」
他指出,超微與博通原本就在 AI 市場布局,如今隨著更多資金湧入,兩者正獲得更多關注。Hennion & Walsh 旗下資產規模達 70 億美元,持有輝達、超微與博通的部位。
Neuberger Berman 旗下 Disrupters ETF 共同經理人 Jason Tauber 也指出,OpenAI 的合作計畫等於「正式驗證」超微的競爭實力。「產業迫切需要輝達以外的實質替代方案,而超微顯然已經站上舞台。」
OpenAI 成新「造王者」 市場仍存隱憂
OpenAI 的大手筆支出,使這家 ChatGPT 的營運商逐漸成為科技圈新的「造王者」。除了超微與博通外,整個科技產業目前正投入數千億美元資金建構 AI 基礎設施,以免在這場「AI 軍備競賽」中落後。
然而,龐大的支出也讓市場出現隱憂。分析師警告,雖然目前晶片需求遠超供給,有利於多方廠商受惠,但 OpenAI 身為非上市公司,未定期披露財報,其財務狀況外界不得而知。
Jonestrading 首席市場策略師 Michael O’Rourke 指出:「投資人應對 OpenAI 能否履行其龐大的財務承諾保持高度懷疑。相關企業對 OpenAI 的曝險都相當大,一旦出現問題,影響將連鎖擴散。」
他提醒,即使 AI 資金潮短期內仍在湧流,投資人也應留意風險。不過,只要 AI 運算需求持續強勁,AMD 與博通仍有望借勢分散投資人對輝達的集中依賴。
Mahn 最後表示:「看到市場競爭者陸續贏得訂單是件好事。這讓投資人有更多分散布局的機會,不再只圍繞在一家公司身上。」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