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周五 (10 日) 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 10 月初步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下降至 55,低於 9 月的 55.1,創五個月新低,但仍優於市場預期。調查顯示,多數家庭仍對高物價與就業前景感到擔憂,並不期待短期內能見到明顯改善。
高物價與就業陰影揮之不去
密大調查負責人 Joanne Hsu 指出,「高物價與就業前景轉弱仍是消費者心中的首要問題,目前他們並不認為這些因素會有實質改善。」報告顯示,63% 的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雖比上月略降,但仍接近去年的兩倍水準;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通膨將超過收入成長。
調查中,消費者對購買耐久財的條件評估降至 2022 年以來最低,主要受到關稅疑慮影響。雖然如此,本月「現況指數」微升至 61(前值 60.4),但「預期指數」降至五個月低點。
在通膨預期方面,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物價漲幅預測從 4.7% 降至 4.6%,五到十年期預期則維持在 3.7% 不變。分析師指出,儘管通膨預期仍偏高,但聯準會 (Fed) 仍可能在 10 月底會議繼續降息,以支撐疲弱的就業市場。
政府停擺影響有限 黨派差異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查期間正值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二周。儘管部分公共服務受阻、數十萬名聯邦員工遭到迫假,且官方經濟數據發布中斷,但密大訪談發現,停擺對消費者看法的影響有限,「沒有跡象顯示華府停擺改變了他們對經濟的評價」。
不過,勞動市場先前已有疲態。至 8 月為止的三個月,就業成長幾乎停滯,企業對勞工需求減少,結合關稅與移民政策爭議,以及人工智慧 (AI) 對勞動結構的衝擊,令消費者信心持續受壓。
調查同時呈現鮮明的政治分歧:共和黨人的信心升至川普任內以來新高,獨立選民也略為改善,但民主黨人信心卻下滑至低點,使得不同黨派之間的信心落差創下新紀錄。經濟學家預期,若政府停擺持續,月末公布的最終調查數據可能會出現更明顯惡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