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3 日),輝達 (NVDA.US) 與資訊通訊技術巨頭富士通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慧(AI)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利用輝達的計算晶片技術,開發智慧機器人及各類創新 AI 應用。富士通成立於 1935 年 6 月,總部位於日本,全球員工約 11.3 萬人。
據了解,輝達與富士通將聯手打造 AI 基礎設施,旨在支撐未來各類 AI 應用,涵蓋醫療健康、製造業、環境保護、下一代計算技術及客戶服務等領域。雙方計劃在 2030 年前完成日本的基礎設施建設。
該基礎設施初期將針對日本市場量身打造,充分發揮富士通在日本多年營運經驗;未來則計劃逐步擴展至全球,並採用輝達的 GPU 晶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人工智慧產業革命已全面展開。在日本乃至全球,建立能支撐這場革命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全球 AI 基礎建設加速 發展競爭白熱化
近年來,全球 AI 基礎設施建設正快速推進。
9 月 22 日,輝達宣布計劃向 OpenAI 投資 1000 億美元,雙方簽署意向書,建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建大規模數據中心。
OpenAI 將部署至少 10GW 的輝達系統,用於訓練與運行下一代 AI 模型,以推進超級智慧開發,打造全球最先進的 AI 基礎設施。
9 月 23 日,OpenAI、甲骨文 (ORCL.US) 及軟銀也宣布,將在美國新建五座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分布於德州、新墨西哥州及俄亥俄州,作為「星際之門」項目的一部分。
據悉,這五座數據中心,加上德州阿比林市的數據中心,以及與美國雲端公司 CoreWeave 合作的其他項目,未來三年內規劃功率容量接近 7 吉瓦,總投資額超過 4000 億美元。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表示:「我們非常興奮能在美國建設如此大規模的 AI 項目,希望能扭轉其他國家在晶片和新能源建設上的領先速度。」
與此同時,9 月 24 日,阿里巴巴 (09988-HK) 執行長及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吳泳銘表示,為了實現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慧(ASI),阿里巴巴正積極推進三年 3800 億元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計劃持續追加投入。
亞洲 AI 布局加速 韓國加入全球競爭
除中國、日本與美國外,韓國亦在加快 AI 基礎設施建設。
10 月 1 日,三星、SK 集團與 OpenAI 宣布戰略合作,加入「星際之門」計劃,聚焦提升先進儲存晶片產能及擴大數據中心容量。
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將加速生產高端 DRAM 晶圓,月產能目標達 90 萬片,以滿足 OpenAI 模型需求。
OpenAI 也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與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訊部、SK 電信及三星物產合作,探索在韓國擴建數據中心及提升容量的可能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