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周一 (29 日) 報導,隨著美股進入今年最後一季,華爾街部分策略師看好年底行情,點名美國銀行 (BAC.US) 等大型股具備季節性優勢,並建議投資人透過相對便宜的選擇權部位來布局。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衍生性商品策略師 Christopher Jacobson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過去 10 年,美國銀行股價在第四季平均上漲 14%,在標普 500 成分股中表現名列前茅,而且波動度相對低於其他強勢股如超微 (AMD.US) 。他認為,對於普遍看好市場第四季表現的投資人而言,美銀低隱含波動率意味著買進選擇權的成本相對便宜,值得利用這項特性來布局。
Jacobson 建議,投資人可考慮買進履約價 52.5 美元、12 月到期的美銀看漲期權 (Call Options)。依照目前股價水準計算,該交易大約需要美銀股價再上漲 5% 才能打平。他補充說,類似情況也適用於摩根大通 (JPM.US) ,隱含波動率同樣偏低。
不過,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有不少老牌投資人示警。根據 Cboe Global Markets 數據,過去一周投資人對未來三個月大跌的避險需求顯著上升,反映買進保護性部位的成本走高。這顯示雖然多頭氣氛濃厚,但部分市場參與者已開始擔憂年底行情可能面臨潛在風險。
除了金融股,美銀之外,Jacobson 也將波音 (BA.US) 、博通(AVGO.US) 與輝達 (NVDA.US) 納入年末表現強勁的名單。這些公司同樣屬於選擇權交易量龐大的標普 500 成分股,每日平均成交量超過 1,500 口合約,代表流動性充足,便於投資人進行策略操作。
報告指出,今年美股已累計強勁漲幅,標普 500 多次創高。投資人對聯準會 (Fed) 未來降息循環仍抱持期待,但隨著年底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多空看法分歧更顯明顯。一方面,季節性數據與低波動率支持年底持續上漲;另一方面,避險成本上升則提醒投資人需留意潛在震盪。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