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周四 (25 日) 報導,新研究顯示,美國總統川普今年 4 月「解放日」(Liberation Day)提出的大規模關稅方案,曾一度讓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陷入風險;不過隨後調降至較溫和水準後,美元角色暫時仍穩固。
研究指出,美元長期享有的「過度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源於其作為全球無風險資產,吸引投資人流向美國,並讓美國能以較低利率借款;但這一優勢與國際貿易緊密相連。若美國大幅採取保護主義,將削弱其他經濟體與美國的聯動,進而動搖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角色。
關稅水準是關鍵門檻
波士頓大學教授哈桑 (Tarek Hassan)、舊金山聯準銀行副總裁梅丹斯(Thomas Mertens) 與中國人民大學學者 Jingye Wang 共同撰寫的研究顯示,當關稅達到 26% 時,美元地位恐出現「臨界點」,歐元等競爭貨幣有可能逐漸取代美元,成為國際經濟的中心。
目前川普政府實施的平均關稅約落在 17% 至 18% 之間,研究人員認為這雖可能削弱美元優勢,但尚不足以徹底顛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研究強調,美元之所以成為「全球最安全的貨幣」,是因為美國經濟的波動牽動全球需求,使美元在金融震盪時具備避險屬性。這種「避風港」特質,是壓低美國利率、吸引國際資金流入、並成為各國匯率政策目標的關鍵。
貿易戰恐威脅美元避險功能
該研究發表於本周布魯金斯學會 (Brookings Institution) 經濟會議,正值美元國際角色再度受到關注之際。紐約聯準銀行 (New York Fed) 本周亦將舉辦研討會,討論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定位。
研究警告,若美國長期推動貿易戰,將打破美元避險貨幣的平衡。作者們回顧今年 4 月川普初步提出高關稅方案時,市場一度出現罕見的同步下跌,美股、美元與美債同時受挫,與過去「全球危機時美元升值」的常態截然不同。
近期美元走弱引發部分投資人疑慮,不過美債殖利率下降、美股屢創新高,顯示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需求仍強,暫時緩解了美元失去全球地位的擔憂。研究人員提醒,這並非理所當然,美國若與全球貿易逐步脫鉤,支撐美元安全性的基礎也將受到侵蝕。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