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周二(19 日)分析,川普承諾美國將參與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讓烏國和歐洲領導人感到滿意,但具體內容仍不明確,因為俄羅斯已明確拒絕任何 NATO 國家在烏克蘭駐軍的安排。
NATO 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周一聽到川普在白宮峰會上承諾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後,直呼「興奮」,說這是歐洲一直在爭取的「突破」。
不過川普到底要怎麼保障烏克蘭安全,內容還是很模糊。官員說未來幾周會說明細節,美國國防部正在研究具體做法。
川普的構想是讓歐洲國家當烏克蘭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線」,美國負責「協助他們,我們會參與」。他還說:「歐洲國家會承擔大部分責任,我們幫忙,確保非常安全。」
美國不派地面部隊
川普周二在接受採訪時澄清,美國可能提供空中支援,但不會派遣地面作戰部隊。
義大利總理 Giorgia Meloni 和歐盟執委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提到在 NATO 框架外建立「類似第 5 條」的保障機制。NATO 第 5 條規定,攻擊一個成員國等同攻擊所有成員國。
但問題來了:如果 NATO 成員國真的在烏克蘭駐軍,一旦與俄羅斯發生衝突,NATO 本身很難不被拖下水。
俄羅斯堅決反對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John Mearsheimer 分析,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的努力基於其阻止 NATO 擴張的既定願望,特別是莫斯科認為屬於其勢力範圍的前蘇聯國家。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 Maria Zakharova 表示,俄羅斯「堅決拒絕任何設想 NATO 國家軍事特遣隊出現在烏克蘭的方案」。
一些歐洲官員和分析師認為,川普對安全保障的新承諾是說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受俄羅斯要求、放棄未被俄軍佔領的東部頓涅茨克地區其餘部分的方式。
部署方案初具雜形
前北約副秘書長格蘭德(Camille Grand)表示,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在烏克蘭部署約 1 萬 5 千至 2 萬名歐洲軍隊。這些部隊將部署在遠離前線的區域,協助目前歐洲規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烏克蘭軍隊。
歐洲部隊將扮演「安全保證部隊」的角色。其他國家甚至聯合國可能派遣獨立的非武裝前線觀察員,搭配衛星及無人機監控系統。
美方將負責提供作戰情報,包括衛星監控資料,以及俄羅斯軍事意圖或部隊調動等情報,可能協助訓練烏克蘭部隊,但不會在當地駐軍。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在「志願聯盟」架構下展開相關工作,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負責美方協調。不過,目前僅有法國、英國和愛沙尼亞三國表態,願意在戰後於烏克蘭部署軍隊。
挑戰重重
德國態度搖擺不定,波蘭等主要前線國家則拒絕參與。對俄羅斯深感不信任的波蘭表示,希望將軍隊留在國內進行自我防衛,部署在真正受到北約第 5 條款保護的地區,而非部署在容易遭受俄羅斯刻意製造事端或意外,藉此削弱或分化維和部隊的區域。
歐洲各國也希望維持美軍在北約東翼的軍事存在,特別是考量到若歐洲軍隊部署至烏克蘭,可能會削弱北約本身的嚇阻能力。
馬克宏在白宮峰會態度謹慎:「我認為普丁想要和平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這場衝突還遠未結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