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生率全球最低而聞名的南韓正加速步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危機帶來的挑戰愈發嚴峻,而退休金 (國民年金) 改革也變得更刻不容緩。
南韓總人口約 5122 萬,其中 65 歲以上群體達 1024 萬,約佔總人口的 20%,而依聯合國定義,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與日本、德國等國同列。
除超低生育率和老化加劇外,南韓還面臨發達國家最高的老年貧困率,高達 40.4%,在經合組織 (OECD) 成員國中居首。
根據南韓統計廳數據,自 2020 年起,南韓總人口連 5 年自然減少,去年 15 至 64 歲勞動年齡人口 3626.3 萬人,較 2023 年同期減少 28.3 萬人。在此背景下,南韓退休金 (國民年金) 改革迫在眉睫。
今年 3 月,南韓國會全體會議表決通過《國民年金法》修正案,時隔 18 年再次進行退休金制度改革,新版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是該國自 1988 年創建國民退休金計畫 (NPS) 以來的第三次改革。
最初,NPS 繳費率僅 3%,承諾收入替代率高達 70%,但支出成長速度超過收入,持續性成問題,此後兩次改革將繳費率提高至 9%,收入替代率逐步降至 2028 年的 40%,領取年齡也從 60 歲提高至 2033 年的 65 歲。
截至今年首季,南韓 NPS 資產規模達 1227 兆韓元,全球退休金範疇位列第 6,但南韓表示,若不實施緊急改革措施,國民退休基金到 2056 年將資金耗盡。
經過多方協商,南韓朝野在今年就第三次退休金改革達成協議。改革後,退休金繳納費率從 9% 分 8 年逐步提高至 13%,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從退休前平均收入水準的 40% 提高至 43%。
南韓政府期望此次改革能延後退休金耗盡時間。預測顯示,若將退休基金投資報酬率從目前的 4.5% 提高至 5.5%,基金耗盡時間將從 2056 年延後至 2071 年。
儘管第三次改革方案已通過,但南韓國內認為年輕一代負擔仍重,退休金永續性問題未解決,民眾呼籲新政府繼續結構性改革。
學者指出,不同年齡層對退休金貢獻和薪資不均衡,南韓政府必須採取穩定措施確保退休金平衡。
韓國國民年金研究院報告也顯示,退休金投保率低、年金化比率偏低,必須透過制度改革提升永續性和穩定性,明確其作為退休後收入核心保障機制的定位,制定中長期改革藍圖。現任總統李在明也表示,要繼續進行退休金的結構性改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