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佈《全球創新指數》(GII)集羣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羣超越“東京-橫濱”集羣,上升1位,躍居榜首,而“聖何西-舊金山”集羣則上升3位,成為第三。WIPO表示,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集羣研究將風險資本(VC)交易活動作為一項新指標,重新塑造了排名格局。倫敦憑藉在風險資本交易中排名第3的優勢,從第21位攀升至第8位。出於類似原因,印度的集羣也大步前進,例如班加羅爾從第56位躍升至第21位。
在上述排行榜中第4至10位的集羣依次為,北京、首爾、“上海-蘇州”、紐約市、倫敦、“波士頓-劍橋”、洛杉磯。
全球百強創新集羣分佈於33個經濟體,集羣數量最多的國家包括中國有24個、美國22個和德國7個。除中國和印度外,另有若干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也擁有躋身百強的創新集羣,其中包括巴西聖保羅(第49位)、埃及開羅(第83位)、伊朗德黑蘭(第63位)、馬來西亞吉隆坡(第86位)及其與新加坡共享的跨境集羣(第16位)、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第58位)以及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第79位)。
另外,科學論文發表量前三甲的集羣分別為北京(佔全球總量的4%)、“上海一蘇州”(2.5%)和“深圳–香港–廣州”(2.4%)。《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佔比最高的集羣為“東京-橫濱”(10.3%)、“深圳–香港–廣州”(9%)和首爾(5.4%)。
2019年至2023年間,百強集羣共吸引近16.9萬筆風險資本交易,其中“聖何西-舊金山”(6.9%)、紐約市(4.5%)和倫敦(4.4%)遙遙領先。
以人口規模計,美國的“聖何西-舊金山”和英國的劍橋是創新密度最高的集羣,其次是美國的“波士頓-劍橋”、中國的寧德和英國的牛津。寧德躍居全球第4,主要得益於能源技術領軍企業寧德時代專利申請量的激增。
創設於2017年的《全球創新指數》集羣排行榜通過3項核心指標,識別世界級創新活動在當地的集中程度。指標包括通過WIPO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
WIPO總幹事鄧鴻森表示,創新集羣是強大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支社,有助於鞏固並強化從創意到市場的歷程。今年《全球創新指數》集羣方法論中納入風險資本交易活動,重新校準對創新實力的認知,而這些新結果突顯了哪些集羣正在將科學研究轉化為經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