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雖然目前尚不確定當前的反內卷舉措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但瑞銀確實認為這些舉措背後的動機是合理的,且股價上行機會較大。因此,投資者或許可以通過風險回報 profile 最具吸引力的行業,有選擇地參與這一主題投資。基於動機、潛在收益、估值風險 / 回報等多項標準,瑞銀首選的行業包括太陽能、化工和鋰行業。
隨着反內卷行動擴展到醫療健康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瑞銀試圖瞭解近期反內卷行動在其各自所在行業的影響範圍和潛在影響。
儘管瑞銀分析師的反饋喜憂參半(總結見下圖),但從股價走勢以及瑞銀與投資者的交流來看,市場似乎對這些行動的潛在影響仍持一定懷疑態度。
分析師對反內卷行動有何看法?
反內卷行動似乎已擴展到多個領域,但不同行業的力度存在顯著差異:
1)在食品配送和汽車行業,監管機構召集了相關從業者,敦促他們整改某些促銷行為,開展理性競爭;
2)在太陽能行業,根據《價格法》,製造商不得低於成本價銷售產品;
3)在煤炭行業,監管機構將 8 個省份的產量限制在總產能的 110% 以內;
4)在鋰行業,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非法採礦活動的審查;
5)在生豬行業,監管機構與生產商召開會議,強調要更嚴格地控制產能;
6)在化工行業,監管機構要求提供落後產能的相關信息;
7)在醫療健康行業,監管機構表示,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集中採購中,需要考慮其他非價格因素。總而言之,與 2014-2015 年的情況相比,當前的措施干預性較弱、力度較小,但範圍似乎更廣。
股價上行概率較大
瑞銀認為,實施這些舉措有着重要的動機:在國內,這將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政府税收;在國際上,其他國家一直在抵制中國的工業過剩供應。話雖如此,這很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其力度會有起伏,投資者很可能需要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交易。
在現階段,瑞銀認為風險仍傾向於上行,原因如下:1)平均而言,相關行業的表現並未顯著優於整體市場(見圖 3);
2)投資者的預期普遍較低,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持倉較輕(圖 5);
3)鑑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惡化,未來的政策更有可能帶來上行驚喜(有利於增長和通脹),而非下行。圖 4 顯示,如果各行業的利潤率和估值迴歸歷史平均水平,股價可能會有上行空間;而如果市淨率(P/B)回落至歷史低點,股價可能會有下行空間 —— 平均而言,相關行業的上行空間是下行空間的三倍。
如何按行業配置資產?
瑞銀根據以下幾項標準對行業進行了排名:
1)從無序價格競爭的程度來看政策動機,即行業利潤率越低,政策動機越強;
2)需求反應以及對價格和利潤率的潛在影響;
3)已反映在價格中的程度;
4)上行與下行潛力。
基於上述標準,瑞銀傾向於以下行業:1)太陽能行業,因為與其他行業相比,其盈利能力極低,具有長期增長潛力,且面臨來自其他國家的壓力;2)化工行業,由於其盈利能力低、估值低(市淨率接近歷史低點),且存在淘汰落後產能的潛力;3)鋰行業,因為其具有強勁的長期增長潛力和不對稱的風險回報。對於每個受影響的行業,瑞銀還列出了分析師的首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