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30日,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7年將“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下獲支持的智能生產線增加至最少130條。自“資助計劃”推出至今,“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已支持66宗申請,涉及超過100條生產線。項目涉及食品製造及加工(包括健康食品)、紡織及製衣、建造材料、醫療器材、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新能源、製藥(包括中藥)、電子、印刷、器材配件及環保等行業。
“資助計劃”推行至今,落實目標進度符合預期,香港創新科技署(香港創科署)會持續檢視有關進度及“資助計劃”下的各項安排,並會因應實際情況適時考慮調整績效指標。
“資助計劃”的最新優化措施旨在加快申請資助額280萬港元以下項目的審批流程,簡化相關文件要求及評審程序。香港創科署亦會根據有關申請個案的數量,適時增加“評審委員會”會議的次數,並在有需要時以傳閲方式將申請項目提交予委員會考慮及審批。
孫東教授提到,現時,香港創科署會在收到“資助計劃”申請者提交的所有資料,包括必須的證明文件及補充資料後,平均可於35個工作天內向申請者通知其審批結果。在優化措施實施後,期望平均審批時間可進一步縮短。
自“資助計劃”推出以來,約四成項目的申請資助額為280萬港元以下,香港創科署預期一定數目的申請公司能受惠於新優化措施,加速在香港設立更多智能生產線。
孫東教授稱,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致力透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傳統制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包括優化“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更多生產商邁向智能製造;並將於今年內推出為期兩年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為香港本地製造業提供配對資助,鼓勵他們引入智能生產的科技方案及升級轉型生產線。此外,他們將於今年內就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展開顧問研究,探討如何利用創新科技助力傳統制造業升級轉型,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
藉由創科促進傳統制造業升級轉型,香港將更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促進創科產業體系發展,健全支持新型工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香港競爭力,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