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仲量聯行最新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以樓面計算,目前香港接近一半(44%)的甲級寫字樓樓齡已超過30年,比例將於2030年升至55.1%,到2035年約五分之一的甲級寫字樓樓面或面臨功能性淘汰,難以吸引租客。仲量聯行預計到2026年,甲級寫字樓的資本價值及租金將下跌超過10%,而樓齡超過30年又欠缺保養的商廈價值跌幅更可能高達20%。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香港核心商業區佔有97.4%的甲級商廈於2015年前落成,高於其他國際城市。商廈老化的同時,未來五年預計將有830萬平方呎甲級寫字樓供應進入市場,相當於過去十年淨吸納量的總和,市場競爭料將進一步加劇。老舊物業若未能及時升級翻新,將難以滿足租户日益提高的期望,面臨租金壓力、空置率上升、營運效率下降並且資產價值下滑。
她補充,隨着優質寫字樓不斷湧現,高齡商廈單靠租金優惠已難以吸引租户。預計相關租金差距將會隨着市場復甦而顯著擴大。預計到2026年,甲級寫字樓的資本價值及租金將下跌超過10%,而樓齡超過30年的物業價值跌幅更可能高達20%。老舊寫字樓若不積極升級,將難以維持市場吸引力和資產價值。
仲量聯行指出,策略性升級已成為保障寫字樓資產價值的關鍵。透過有系統的設施升級,既能提升租户滿意度及租賃需求,亦有助改善營運效率與物業表現,穩固市場競爭力。事實上,不少完成翻新的老舊甲級寫字樓至今仍深受租户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