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2月12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答議員時表示,香港政府一直通過不同措施,以吸引更多環球資金在香港管理,推動香港基金業全方位發展。具體情況來看,採取的措施包括積極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合資格產品範圍等;同時香港金管局進一步優化擴容“債券通”南向通的安排,多元化各種金融產品。此外,由港交所開發的綜合基金平台,將有助於降低基金行業的准入門檻,擴闊香港基金分銷網絡,提升市場效率。
許正宇指,香港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並積極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中國證券監會於2024年四月公佈推動拓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合資格產品範圍;以及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均有助支持香港金融市場增加具吸引力的投資產品,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並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此外,香港金管局亦聯同中國人民銀行於2025年1月13日宣佈進一步優化擴容“債券通”南向通的安排、發展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回購業務、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香港場外結算公司的履約抵押品、推動兩地支付便利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便利。
在金融產品方面,除人民幣外匯交易產品外,香港提供的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與服務還包括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貴金屬期貨等多種金融產品,種類多元化。
跨境理財通自2021年九月啟動至今持續穩步發展,“理財通2.0”進一步優化,包括把個人投資者額度要求;降低南向通的參與門檻,支持更多大灣區居民參與試點;擴大參與機構範圍,新增符合要求的證券公司作為參與主體;擴大合格投資產品範圍;以及進一步優化宣傳銷售安排。
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安排)自2015年七月生效,截至2024年年底,共有83個基金獲兩地監管機構認可,累計淨認購額約為435億元人民幣。安排已於2025年1月1日起優化,當中包括放寬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及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產管理機構。相關措施將顯著增加基金產品的多樣性、提升基金銷售規模,對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的銷售帶來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由港交所開發的綜合基金平台,將有助於降低基金行業的准入門檻,擴闊香港基金分銷網絡,提升市場效率。平台的首階段(基金資料庫)已在2024年十二月推出,便利投資者取覽基金投資選擇的資料。平台的其他服務將在今年起陸續推出,當中包括證監會認可基金(包括互認基金)的申購贖回、支付結算及代持有基金份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