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從三季報看酒店大變局:行業漲價邏輯被證偽 靠賣周邊才能“催熱”業績?
時鐘撥到11月底,中國頭部酒店集團的三季度業績基本已披露完畢,“幾家歡喜幾家愁”成為這個秋天連鎖酒店業的底色。在去年的高基數影響下,今年酒店業總體面臨量、價兩端的雙重壓力,其中價格下滑的衝擊尤為顯性且...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從三季報看酒店大變局:行業漲價邏輯被證偽 靠賣周邊才能“催熱”業績?
關閉
智通財經
推薦
3
利好
1
利淡
2
 
 

時鐘撥到11月底,中國頭部酒店集團的三季度業績基本已披露完畢,“幾家歡喜幾家愁”成為這個秋天連鎖酒店業的底色。

在去年的高基數影響下,今年酒店業總體面臨量、價兩端的雙重壓力,其中價格下滑的衝擊尤為顯性且劇烈,而這一情況到了下半年後似乎愈發突出。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中國內地酒店年累計RevPAR(每間可用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和OCC(出租率)分別同比下降了6%、4%和2%,這意味着酒店業的三大核心指標正面臨普降的尷尬局面。

儘管行業調整的烈度直線上升,但在壓力測試之下,各大酒店集團的表現卻大相徑庭。智通財經APP注意到,三季度亞朵(ATAT.US)的營收和淨利潤指標在同比口徑下均取得了較大漲幅,但同在美股上市的格林酒店(GHG.US)交出的財報卻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的收入和淨利潤的同比降幅均達到了雙位數;相比之下,華住的表現則主打一個穩健。而若將視線轉移到A股上市酒店身上,哪怕是行業裏的老牌玩家如首旅、錦江們也都沒能擺脱負增長。

“漲價”邏輯被證偽,酒店業調整壓力上升

2023年酒店業有多火熱,2024年行業就有多落寞。

回顧去年,得益於補償性出行需求快速釋放,疊加供給端受前些年單體酒店持續出清影響供給遲遲未能跟上,這一年行業ADR明顯上漲。在此背景下,儘管OCC表現相對平淡,但在持續不斷的漲價潮帶動下,RevPAR還是恢復到了2019年的100%。

行業火熱,反映到財報上,各大酒店集團的核心財務數據都在2023年迎來了意料之中的觸底反彈。一線梯隊裏,華住、錦江、首旅、亞朵營收同比增速均達到了雙位數,這其中增速表現相對落後的錦江的收入較上年同期亦增長近三成。同期,頭部酒店集團的盈利表現則更加迅猛,多家公司全年淨利潤甚至較2022年翻了數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酒店房價大幅提升或許並不能成為長期趨勢。回溯歷史,根據STR及iFinD數據,2020-2022年期間,中國酒店ADR並未較2019年實現增長。而即便是將時間線拉長,2012-2019年酒店房價不僅沒有穩步上漲,反而呈現出震盪下行趨勢。甚至哪怕是分城市層級看,消費力更高的一二線城市酒店ADR在此期間也長期維持穩定,並未出現趨勢性上行跡象。

結合各大酒店集團披露的三季報來看,ADR的上漲趨勢的確也已經戛然而止。就拿該季度表現相對突出的亞朵來説,公司的三大核心指標均未能在行業普降的格局下獨善其身。數據顯示,Q3期間,亞朵ADR為456元,同比下滑了8%;OCC為80.3%,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1個百分點;RevPAR為380元,同比跌幅更是達到了雙位數。

筆者認為,中國酒店業ADR在過去十餘年裏長期跑輸通脹,或與酒店供給端增長快於需求端有着密切關聯。而即便是到了2024年,供給持續增加對於行業量價形成的壓力仍未見明顯消散。根據廣發證券研報,今年上半年中國酒店供給逐月提升,截至6月底,中國內地15間以上客房酒店數達36.6萬家,較24年1月底增加 2.1萬家。另據各公司財報,24年頭部酒店集團拓店指引仍較為積極。

當供給持續增加,而社會面又未見明顯的增量需求,這自然會對酒店行業的ADR乃至OCC形成長期壓制。由此角度看,今年酒店行業各項數據迴歸理性其實也在意料之內,相應的各家連鎖酒店三季報普遍在去年的高基數下出現回落亦不令人意外。

行業調整期增長出路在於賣周邊?

通覽各大酒店集團的財報,亞朵的三季度表現實在很有些異於同行。

數據顯示,Q3期間亞朵的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46.7%、47.3%,表現明顯優於可比公司。然而,誠如前文所述,三季度亞朵的酒店運營核心指標ADR、OCC及RevPAR均有所下滑,那麼亞朵究竟是如何做到逆勢高速增長的呢?

除了開足馬力發展酒店輕資產加盟模式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或許便是亞朵將原本的“副業”漸漸做成了“主業”。報告期內,以亞朵星球品牌為代表的零售業務在線上表現強勁。在亞朵星球深睡系列的引領下,三季度亞朵零售GMV實現了107.7%的同比增長,同時該業務的收入同比增幅亦達到了104%。

翻閲歷史,亞朵是國內第一家推出基於場景的零售業務的連鎖酒店,公司創新性地將購物作為客户入住體驗的一部分。在此模式下,亞朵旗下酒店都成為了客户的購物場景,如果客户在入住期間體驗了酒店周邊產品並對其感到滿意,即可通過多個渠道進行購買。對於亞朵來説,這不僅可以推動轉化及復購,也極大拓展了公司的收入來源。

從財務表現來看,亞朵零售業務規模在過去幾年間逐年擴張,至今年甚至大有“接棒”酒店業務成為主要增長引擎的意味。

儘管當前發展勢頭愈發強勁,但需要指出的是,亞朵的零售業務所處市場其實很難算得上是“藍海”。以亞朵這些年大賣的枕頭產品來説,這一賽道上不僅本就蹲着眾多的老牌家紡玩家,同時家居品牌如無印良品、宜家等,綜合零售商如網易嚴選、山姆超市等,甚至一些互聯網新興品牌也都在這些年蜂擁而入,賽道不可謂不擁擠。

誠然,得益於酒店零售場景的天然優勢,亞朵零售業務在起步階段的確跑出了令酒店同行羨慕的“加速度”,但隨着規模日漸擴大,後續公司勢必會與行業裏的頭部玩家們貼身肉搏,屆時亞朵若想繼續保持零售業務的增長勢頭恐怕難度會直線上升。

迴歸到行業視角,智通財經APP認為下一階段中國酒店業最大的看點或許還在於酒店品質的升級以及差異化。畢竟,在供需構建起新的平衡之前,各大連鎖酒店若想要在激烈廝殺的酒店行業裏成為長期贏家,最終還是要仰仗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更高的質價比來留住存量客户、並吸引更多增量消費者。

再結合各大酒店集團的經營動向來看,不論是頭部酒店集團,還是更廣大的腰部和尾部的公司,這些年來也的確都在心照不宣地大力發展中高端品牌,探索產品的中高端化升級機會。

隨着酒店行業迴歸常態化,新的供需環境下基本可以斷言中國酒店業目前遠未到達終局。未來誰能在新的行業浪潮裏成為長期贏家,誰又會成為歷史的“陪跑者”,大概只能留待時間給出答案了。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