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新股解讀|晶科電子:吉利相助擋不住盈利下滑 募資擴產必要性存疑
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深刻改變着傳統汽車上的一切事物,當駕駛開始智能化、座艙開始智能化、底盤開始智能化。車燈這個曾經並不太引起消費者關注的部件,也正在跨入自己的智能化時代。在車燈智能化這個趨勢上,來自廣東...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新股解讀|晶科電子:吉利相助擋不住盈利下滑 募資擴產必要性存疑
關閉
智通財經
推薦
1
利好
0
利淡
0
 
 

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深刻改變着傳統汽車上的一切事物,當駕駛開始智能化、座艙開始智能化、底盤開始智能化。車燈這個曾經並不太引起消費者關注的部件,也正在跨入自己的智能化時代。

在車燈智能化這個趨勢上,來自廣東的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電子)於10月28日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是涵蓋汽車智能視覺、高端照明及新型顯示的智能視覺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依託行業洞察及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的方法,公司將LED技術與集成電路(IC)、電子控制、軟件、傳感器及光學等相結合,擁有各種“LED+”技術。公司節能及高速迭代的“LED+”技術進一步賦能公司的智能視覺產品及系統,使公司能夠滲透高價值、高增長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晶科電子能夠上市,離不開吉利的默默支持。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晶科電子與吉利的關係,不僅是業務層面,期內吉利是晶科電子的第一大客户,還有資本方面的來往。上市之後,晶科電子與吉利的依附關係能否改善?成為投資者較為關注的話題。

營收穩健增長
難掩淨利潤起伏

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是中國最早開始量產大功率倒裝LED產品的公司之一。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沉澱,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公司開發了系列化的倒裝LED技術。公司的基礎技術還包括先進白光封裝光轉換技術、先進LED集成封裝技術和高端LED器件封裝技術,各項技術協同發展,技術能力始終位於全球創新先進行列。深耕照明智能化多年,晶科電子LED智能視覺產品包括汽車智能視覺產品、高端照明產品和新型顯示產品。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收入計,晶科電子於中國高端照明行業的國內器件和模組製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同行業所有器件和模組製造商中排名第五,2023年市場份額為5.3%。於中國中高端汽車智能視覺行業,公司在國內製造商中排名第五,在同行業所有制造商中排名第十二,2023年市場份額為0.5%。公司在中國液晶電視背光顯示行業的國內及所有制造商中均排名第四,2023年市場份額為9.1%。

2021年至2024年5月31止五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晶科電子的收入分別約為13.8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14.11億元、18.58億元及8.43億元;同期,毛利分別為2.28億元、2.35億元、3.39億元、1.54億元;利潤分別為7800萬元、3907萬、7204萬元及3217.3萬元。簡言之,公司的營收穩步增長,但利潤起伏較大。三個完整財年內的淨利潤率分別為5.62%、2.67%和3.88%,整體處於波動下滑的狀態。

分業務來看,期內汽車智能視覺的營收分別約為7425.1萬元、4.0億元、7.71億元及3.65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約為5.3%、28.3%、41.5%及43.4%;高端照明的營收分別為10.34億元、6.70億元、6.50億元及2.54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的74.5%、47.5%、35%及30.1%;新型顯示營收分別為2.80億元、3.41億元、4.36億元及2.24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約為20.2%、24.2%及23.5%及26.5%。簡言之,汽車智能視覺已經成長為公司的第一大業務,高端照明業務規模持續收窄,已經降至公司約三成營收;新型顯示則處於穩健增長狀態。

另外,在毛利率和淨利率方面,可比上市公司聚飛光電(300303.SZ)一直碾壓晶科電子。2021年至2023年聚飛光電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4.22%、24.2%、25.68%;同期晶科電子的毛利率為16.4%、16.7%及18.2%,表現低於同行。同時聚飛光電的淨利率分別為11.7%、8.57%及9.13%;晶科電子的淨利率表現更為遜色,僅分別為5.62%、2.67%及3.88%。可見其盈利能力遠不如同行。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產能利用率不高或許是造成公司毛利率步入同行的原因。2023年至2024年,晶科生產基地、寧波生產基地的利用率(按車尾燈計)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60%。產能利用率不足就會導致單位產品的折舊攤銷較多,造成毛利率的攤薄。

值得關注的是,晶科電子計劃通過IPO募集資金的第一個用途就是擴張產能。而產能利用率低下,晶科電子真的存在着真實的擴產需求嗎?

第一大業務增長歸功於吉利系企業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晶科電子汽車智能視覺產品的大部分銷售額歸功於吉利系企業。

報告期內,來自吉利系企業的收入分別為5060萬元、3.50億元、7.06億元及3.27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3.6%、24.8%、38.0%及38.8%。預計來自吉利系企業的收入近期會繼續增加。公司通過具有競爭力的競標程序被吉利控股及其相關汽車主機廠認證為候選供應商,並採購智能車燈產品。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吉利系企業智能車燈項目的投標成功率分別為80.0%、53.3%及40.0%。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電子汽車智能視覺業務的開展,正是迎合吉利發展。

招股書顯示,自2018年成立領為視覺以來,晶科電子一直與吉利控股及其許多相關汽車主機廠保持戰略業務關係。利用其全球創新汽車生態系統,吉利控股正在開發採用各種先進智能技術的新車型,導致對汽車智能視覺產品有龐大且持續的需求。晶科電子對吉利控股及其相關汽車主機廠的需求作出迅速響應,縮短了智能車燈項目的研發週期,同時晶科電子的創新產品及服務支持其開發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這就導致了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對吉利的“依賴”。

具體來看,早在2018年10月,晶科電子就與浙江吉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吉創”,由吉利100%控股),合資成立了領為視覺。晶科電子一開始就持有49%的股份,浙江吉創則持股51%。領為視覺在設立之初便主要專注於汽車大燈的研發和製造,旗下產品集成了遠光、近光和防眩目(ADB)等功能。

2021年9月,晶科電子進一步增持領為視覺的股份,砸下1640萬元,把持股比例提高到了51%,成為領為視覺的控股股東。可見晶科電子與吉利淵源頗深。

此外,晶科電子此前預計與吉利的交易金額將繼續增長,2024至2026年,來自吉利系的交易金額將進一步增至10.81億元、12.18億元和12.55億元。

依賴吉利的後遺症,在於儘管汽車智能視覺已經成為公司的第一大業務,但其毛利率總體呈現下降態勢。2022年至2024年前五個月分別為17.5%、14.9%及15.3%。可見該業務盈利能力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綜上,儘管背靠吉利,晶科電子第一大業務規模增長態勢明顯,但該業務毛利率亦並不如意。此外,公司盈利能力遜於同行,產能利用率不足,亦成為晶科電子產品不夠緊俏的佐證。如何能提升產品競爭力,成為晶科電子後續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