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新股解讀|卡羅特:降價拓市凸顯存貨隱憂 高度依賴海外線上渠道“後遺症”漸顯
2024年上半年,家電板塊延續外銷高增、內銷平穩的發展趨勢。可見外銷景氣的家電企業,盈利表現不俗。趁着二級市場家電板塊披露業績的風口,來自杭州的卡羅特有限公司Carote Ltd(以下簡稱“卡羅特”)...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新股解讀|卡羅特:降價拓市凸顯存貨隱憂 高度依賴海外線上渠道“後遺症”漸顯
關閉
智通財經
推薦
1
利好
1
利淡
1
 
 


 2024年上半年,家電板塊延續外銷高增、內銷平穩的發展趨勢。可見外銷景氣的家電企業,盈利表現不俗。趁着二級市場家電板塊披露業績的風口,來自杭州的卡羅特有限公司Carote Ltd(以下簡稱“卡羅特”)於年8月30日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合保薦人為法國巴黎證券和招銀國際。

根據招股書,卡羅特是全球廚具品牌。自卡羅特於2016年推出“卡羅特(CAROTE)”品牌以來的八年內,已在中國、美國、西歐、東南亞及日本等主要市場的在線廚具細分領域建立顯著地位,併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廚具品牌之一。

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按2023年的零售額計,卡羅特在各主要市場的在線炊具行業中排名前五,在中國排名第四,在美國排名第二,在西歐排名第三,在東南亞排名第二,在日本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分別為1.2%、13.1%、1.3%、8.6%及8.1%。可見海外市場才是卡羅特的“大本營”。

在家電行業外銷景氣的大背景下,紮根海外的卡羅特發展自然較為順風順水。

年收入近16億元
海外市場佔八成

卡羅特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永康市特牌電器有限公司。主營不粘鍋具生產與製造。2013年,卡羅特從之前的OEM業務轉而專注於發展ODM業務,為國際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商設計、開發及供應定製的炊具和其他廚具產品。憑藉ODM業務獲得的專業知識及對客户偏好的經驗,2016年,卡羅特進軍在線零售領域,推出自有廚具產品品牌卡羅特(CAROTE)。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2024年6月5日),其產品組合包括超過2200個涵蓋不同廚具類別的SKU,包括炊具、廚房器具、飲具等。

在錯失國內電商發展風口後,卡羅特選擇了走上出海之路。以電商為重點策略,在國內,公司與天貓及京東等在線平台合作,國際上,公司與亞馬遜、沃爾瑪、樂天、Qoo10、Shopee、Lazada等合作,建立起一個快速擴張的全球銷售網絡。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在線業務已擴展至涵蓋在19個地區市場的19個在線市場共開設的48家自營網店。

得益於全球線上渠道的擴張,公司的業績水漲船高。2021年至2024年前3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卡羅特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7.69億元、15.83億元及5.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3.11%;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0.32億元、1.09億元、2.37億元及0.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3.14%。營收及淨利潤雙雙高增,可見卡羅特的高增長態勢。

分業務來看,公司大部分收益來自銷售自有品牌的廚具產品,該等產品為其整體經營業績作出重大貢獻。2021年佔2023年,公司品牌業務收益分別為2.83億元、5.31億元及13.80億元,佔總收益的41.9%、69.1%及87.2%;ODM業務收益分別為3.92億元、2.38億元及2.03億元,佔總收益的58.1%、30.9%及12.8%。簡言之,無論是業務規模還是營收佔比,品牌業務均成為卡羅特的第一大業務。

分地區來看,公司總收益的大部分來自國際業務。報告期內,中國內地以外市場的收益分別為5.04億元、4.92億元及12.56億元,分別佔總收益74.6%、64.0%及79.3%,中國內地的營收佔比幾乎均不足三成,海外營收佔比近八成。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品牌業務營收的增長,卡羅特毛利率起伏較為嚴重。報告期內,該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7.6%、45.9%、39.2%及45.1%。尤其是2023年,該業務營收翻了一倍還多,但毛利率下滑近7個百分點。公司表示,主要是由於為吸引更多客户及維持競爭力,其主動降低若干產品定價。

長期來看,能夠吸引消費者、投資者的,重點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味地打“價格戰”可能會導致公司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這並非長久之計。

搶佔出海高地
依賴線上銷售“後遺症”漸顯

眼下,出海正在成為許多企業緩解國內競爭壓力、尋找新增長曲線的祕密武器。

2023年被稱為中國企業出海的轉折點: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逆勢擴張,重塑海外電商格局;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成為出口“新三樣”;餐飲、零售、電子、智能硬件等消費品牌,也來到海外尋找增長點……“殺到海外,大幹一場”,成為眾多中國企業的口號。

“2024年,出海是一個決定性機會。”梳理今年兩會,眾多有關出海的建議提案誕生,包括跨境電商、新能源出海、文化出海、數據跨境、合規出海等多個方面,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卡羅特率先搶佔出海高地,在廚具家電市場突出重圍。根據灼識諮詢報告,預計截至2027年全球在線廚具市場規模將達致215億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3%,可見卡羅特的增長空間非常廣闊。

但從代工到自創品牌,卡羅特並沒有對研發有過多重視。

細究其核心競爭力,似乎就是靠降價以及大量鋪設線上渠道而爭奪市場蛋糕。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公司主要通過在線銷售渠道開展品牌業務。具體而言,在線銷售渠道對品牌業務作出了重大貢獻,報告期內分別佔佔品牌業務總收益的97.0%、97.6%、99.5%及97.1%。而在線渠道中,卡羅特非常依賴亞馬遜平台,報告期內,亞馬遜營收貢獻與日俱增,截至2023年底,該平台貢獻近五成品牌營收。卡羅特在招股書中亦提到,倘其無法維持與電商平台的合作或通過該等渠道持續吸引客户,公司銷量可能大幅下降,從而對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高度依賴線上銷售,使得卡羅特的銷售費用不斷增加,其中平台佣金及營銷支出佔銷售費用90%以上。2021-2023年,卡羅特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670萬元、1.09億元、2.45億元,銷售費率分別為8.4%、14.16%、15.5%;向電商平台支付高額的佣金分別達到2960萬元、4750萬元和1.67億元,佔當期銷售開支比例分別達到52.1%、43.7%和68.1%。而用於線上銷售維護與宣傳的營銷及廣告費用為2310萬元、5310萬元、6760萬元,佔銷售費用的比例為40.8%、48.8%、27.5%。2021-2023年,卡羅特的研發費用為1810萬元、2080萬元、3590萬元,研發費率分別為2.68%、2.71%、2.27%。

值得注意的是,卡羅特的研發費用遠不及營銷廣告費用的支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810萬元、2080萬元、3590萬元,與每年都在翻倍增長的銷售費用相比,研發費用增長並不起眼。

更為重要的是,以海外及線上銷售為主的收入模式,使得卡羅特存貨規模不斷攀升,存貨成本不斷增加,並加重着銷售的成本。報告期內,公司的存貨分別為3050萬元、4220萬元、1.08億元及1.53億元;存貨成本分別為4.64億元、3.93億元、7.42億元及2.01億元,佔同年銷售成本總額的84.5%、79.7%、72.9%及68.5%,大量的存貨影響卡羅特商品的流動性,使其存貨週轉率由2021年的17.5天下降至2024年前三個月止的32.3天。為吸引更多的客户維持競爭力和減少庫存, 2023年卡羅特降低了產品價格換取更高的銷量, 這讓其毛利率由2022年的45.9%下降至39.2%。

綜上,卡羅特憑藉海外線上渠道的擴張,實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重增長。然而,高度依賴線上渠道的後遺症逐漸顯露。若沒有新的銷售渠道,或很難維持卡羅特的持續高增長。尤其出海已經為大勢所趨,如果沒有過硬的競爭壁壘,公司的海外市場或許也會被進一步蠶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