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AI新貴神州控股(00861)“斷舍離”告別過去,主營業務突飛猛進迎接未來
3月17日晚間,神州控股(00861)發佈《盈利警告》,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依然健康發展,預期年度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較上年同期有約30%的增長,大數據產品及方案收入預期年度內有約30%的增長,經營活動...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AI新貴神州控股(00861)“斷舍離”告別過去,主營業務突飛猛進迎接未來
關閉
智通財經
推薦
13
利好
14
利淡
3
 
 

3月17日晚間,神州控股(00861)發佈《盈利警告》,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依然健康發展,預期年度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較上年同期有約30%的增長,大數據產品及方案收入預期年度內有約30%的增長,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更是高達40%以上。

然而,儘管公司主營業務增長強勁,受歷史投資資產大幅減值影響,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17億元至19億元。

如此驚天“巨雷”, 究竟緣起為何?

根據公告描述,本次大額資產減值主要受兩大歷史遺留投資事項影響。其中之一是受慧聰集團(02280.HK)及其旗下慧聰小額貸款公司虧損及投資資產減值影響,預計一次性計提損失約人民幣10億元。

慧聰集團成立於1992年, 比阿里巴巴還要早7年, 在中國最早開展B2B平台業務,享受了互聯網初期的一波紅利,業內曾有“南阿里北慧聰”的説法。但是,隨着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興起, 慧聰並沒有及時調整戰略、跟上時代步伐 。近年,由於高管更迭、經營不善、投資失利等因素導致持續虧損,2019-2023年累計虧損額高達37-40億元 ,其中2023年的虧損額近乎等於前四年累計額。

據瞭解,神州控股持有慧聰集團股份已至少10年以上,當時的戰略性投資可謂正當時,雙方也曾產生過較好的業務聯動和相互賦能。然而,當年最高市值曾達 309億港元的投資資產,如今卻僅剩3億港元市值 ,不禁令人唏噓 。近年來神州控股主營業務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卻連年受到聯營公司慧聰集團虧損拖累,並且中短期很難看到盈利拐點。神州控股管理層此番下定決心將所持近十年的戰略投資一次性減值到位,足見其“斷舍離”的決心。

資產減值的另一大影響事項是歷史非主營業務的投資資產,特別是理財產品,一次性減值10億至12億元人民幣。

作為一家20多年的老牌上市公司,神州控股旗下也有一些投資資產,包括早年間以較低成本取得的全國核心地段的產業園區等物業資產。近年來受國內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影響,即便所處優質地段的資產,也存在一定貶值風險。此外,2016-2017年間曾轟動一時的中信理財產品踩雷事件發生後,儘管公司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取得了理財產品最終底層房地產資產的主動處置權利,並始終在積極推進相關出售計劃及具體行動方案。但是,受過去幾年新冠疫情以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影響,理財產品的處置進度一直差強人意,該事項的潛在風險也已成為長期關注神州控股的投資人心中的一樁最大隱患。

本年度對部分投資物業和理財產品等投資一次性減值完成後,可謂一次徹底“排雷”動作。 同時,以上減值撥備事項主要來自於歷史投資的非核心業務和資產,對當期現金流沒有產生負面影響,沒有給公司帶來實質性損失,此次大額減值堪稱重大防禦性舉措。公司現金流充足,在手訂單充足,資產負債率仍處於54%左右的健康水平。未來隨着房地產市場回暖,歷史資產重整盤活,或還能以時間換空間 ,取得超預期收益回饋股東。

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現任管理團隊大多於2018年以後開始接管公司業務,近年來帶領公司主營業務取得了持續高增長。特別是 2024開年,公司相繼中標長春新區4.6億元智算中心項目,中國移動4.67億元供應鏈大單, 與英偉達深度合作並參與香港特區政府近6億元大模型項目……業務利好消息層出不窮。在國家圍繞“數據要素X”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加持下,作為AI概念股的神州控股 ,有望持續受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神州控股決定“斷舍離”,甩掉包袱、輕裝上陣,聚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業務,全面迎接AI時代新挑戰。

公司管理層能否力挽狂瀾, 化危為機,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