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隨着遊戲界"年度科幻鉅作"《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一躍成為現象級爆款,短劇+遊戲概念股一時之間成為二級市場爭相追捧的“香餑餑”。
就拿在線閲讀龍頭閲文集團(00772)來説,由於實現了“IP+影視”業務與組織的雙融合,自然也在這一場“短劇+遊戲”風潮備受矚目——11月8日,該股價早盤強勢拉昇,盤中一度漲超9%,隨後漲幅有所收窄,收漲3.2%。時間再往前溯,該股價還曾於11月6日錄得了11.05%的漲幅。
但誰曾想,股價上漲的“果實”似乎難以守住,隔日閲文集團股價由紅翻綠,跌幅一路拉大,截止收盤下跌2.28%,報於29.95港元。
那麼,“短劇+遊戲”這股熱風能吹到閲文集團(00772)身上嗎?
仍未走出“業績之困”
縱觀閲文集團近一年的大動作,在歷經頻繁換帥、組織變革、業務重整等一系列大刀闊斧改革後,閲文依舊還是沒有走出業績之困。
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2.82億元,同比下滑19.7%。拉長時間線來看,從2019年的營收同比增長65.69%下滑至2021年的1.67%,再到2022年營收同比下滑12.03%,閲文營收下滑早有預兆。
(數據來源:choice)
拆分業務結構來看,閲文集團的營收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在線業務收入,即包括在線付費閲讀、網絡廣告及在閲文平台上分銷第三方網絡遊戲所得的收入;二是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即來自制作及發行電視劇、網絡劇、動畫、電影,出授版權,運營自營網絡遊戲及銷售紙質圖書的收入。
上半年,這兩大業務均有所下滑——在線業務錄得收入20.39億元,同比下滑11.6%;而版權運營則錄得收入為12.44億元,同比下滑30.1%。
再看淨利方面,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雖然淨利潤同比增加64.8%至3.76億,但並非是因為提升盈利能力所致。據瞭解,閲文集團上半年淨利大增主要是受投資公司和收購公司的價值變動影響。
而若對照來看,2023年上半年,閲文集團的盈利能力是有所下滑的——據財報數據披露,該公司毛利從去年同期的21.46億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6.05億元,毛利率則從去年同期的52.5%下滑至48.9%。
不僅如此,在用户數據方面,閲文集團也顯現了一定頹勢。今年上半年,閲文自有平台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户為2.12億,較2022年同期的2.65億減少20%。其中,自有平台產品的月活躍用户由1.2億減少至1.05億,同比減少12%,這主要是因為閲文控制成本及提升運營效率,減少了用於獲取低投資回報率用户的營銷支出所致。
與此同時,儘管上半年閲文自有平台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付費用户有所上漲,但每名付費用户平均每月收入卻沒能像付費用户的規模一樣實現增長。
具體而言,報告期內,閲文自有平台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付費用户達880萬,比去年同期的810萬多了70萬。不過,每名付費用户平均每月收入卻沒能像付費用户的規模一般實現增長。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閲文每名付費用户平均每月收入為33.3元,不及去年同期的38.8元。
一系列向下的數據,無疑道出了閲文集團當下的成長瓶頸。
要知道,2023年以來,閲文集團為了扭轉公司業績不佳的表現做出了大刀闊斧式地改革,誰曾想,效果未顯。譬如,5月,閲文迎來“換帥決定”,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侯曉楠從前CEO程武身上接下“CEO”大棒;6月,閲文押寶AI賽道;隨後還專門升級了公司的組織架構,成立了包括內容生態平台事業部、影視事業部、智能與平台研發事業部、企業發展事業部在內的四大事業部;7月,閲文還發布了網絡文學行業的首個大語言模型“閲文妙筆”……
可想而知,在經歷過大刀闊斧式地“人和”之後,閲文集團急需一場“天時”和“地利”。
短劇+遊戲=“天時”和“地利”?
於今年10月18日面世的國產真人戀愛影視遊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簡稱“《完蛋!》”)無疑是遊戲圈今年最大的黑馬。
它力壓《PUBG》、《CS2》、《Apex》等等一眾熱門免費遊戲,連日登頂steam國區暢銷榜首,好評率92.51%,24小時內在線巔峯65435名玩家,粉紅色系畫風與其他遊戲格格不入。
而這款遊戲的劇情設定非常簡單,是非常傳統的男頻網文設定:負債累累樣貌未知的男主被一眾美女包圍,爭搶與其談戀愛的故事。這個遊戲無論是“美女都愛我”的劇情還是各種精美畫面,都精準抓住了單身男性的情感需求,滿足了男性用户的戀愛需求,相比於遊戲而言,更像是一部為玩家量身定做的短劇。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款遊戲的走紅,不少專業機構認為《完蛋!》的走紅歸功於模式的創新,即遊戲、爽文與短劇的多重結合。
其中,華西證券指出,刨除宣發等外部因素,其成功的要點在於將中式爽文短平快的特徵融合日式GALGAME的劇情內核,瞄準國內男玩家的情感需求,同時利用接受度更高的真人影像來製作互動畫面,極大拓寬受眾圈層。申萬傳媒則提到,真人互動遊戲近期出現爆款的原因之一,就是融合了遊戲+短劇的形式,實現品類創新。
而對於短劇+遊戲這一賽道打開的增量空間,市場亦充滿了無限遐想。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短劇行業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月充值金額從今年6月的4000萬元增長至10月的6000萬元,預計23年市場規模200-300億,明年有望延續高增長。對於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中信建投認為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挖掘:其一是出海:ReelShorts等國內短劇出海APP增長較快;其二則是AI賦能短劇:AI多模態技術,有望將高識別度的IP與短劇角色結合,包括AI換臉、AI換聲。其三為互動&遊戲性:短劇+遊戲,開拓新的內容體驗,配合MR設備更加適配。
那麼在這一新興賽道中,閲文的價值點在何處呢?
答案其實也不難看出。閲文集團作為在線閲讀龍頭,其在IP全產業鏈條運營上得天獨厚的優勢或將助力其斬獲來自短劇+遊戲這一賽道的發展機遇。
IP運營上游:在線閲讀龍頭,版權儲備豐富。閲文作為付費閲讀先行者,優質作家資源+富作品資源為其提供廣闊IP池。同時,新入局免費閲讀,通過C端流量+B端廣告打造了全新商業模式。
IP運營中游:三駕馬車打造精品影視,探索IP多載體變現可能性。影視領域,閲文收購新麗,攜手騰訊,三駕馬車合力前行;泛二次元領域,預計2026年國內二次元內容市場將超千億,動漫、遊戲深度受益,看好閲文與騰訊動漫、快看動漫合作的漫改增量以及閲文高效率利用頭部IP開發遊戲的潛力。
IP運營下游:衍生品孵化路徑可行,本土IP衍生品消費文化已然崛起。從迪士尼經驗看,動漫、影視孵化衍生品消費的路徑可行,且IP授權領域對單個內容企業發展而言幾乎沒有天花板。未來閲文或能成功複製迪士尼的成功道路,以網絡文學為依託,向外延伸出多條發展路徑(影視、動漫、遊戲、衍生品零售),並被這些業務反哺。
綜上可知,近期爆火的短劇+遊戲概念於閲文集團而言,不亞於一場扭轉公司業績不佳現狀的“天時”和“地利”。不過,閲文能不能靠自身實力抓住這一機遇,恐怕還需靜待時間的檢驗。